菩提坛上紫烟横,月色真怜此夜明。
清汉风澄祇树影,上方僧定梵钟声。
幡缘有相心无象,镜本无尘物有情。
一悟碓前筛米意,便应祝发学无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在菩提坛上,紫烟缭绕,月光洒下,照亮了整个夜晚。清汉风澄,祇树影,上方僧定梵钟声,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诗句“幡缘有相心无象,镜本无尘物有情。”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幡缘有相是指佛教中的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这些都是有形的存在。而心无象则是指禅宗强调的内心清净、超脱世俗的境界。镜本无尘则是说镜子本身是空的,没有物质的存在。而物有情指的是世间万物都是有情感的,这也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这些思想与佛教教义相吻合,表达了诗人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一悟碓前筛米意,便应祝发学无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觉悟的渴望。碓前筛米是一种劳作,但诗人从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因此他决定出家修行,追求无生之道。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探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禅宗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修行、觉悟的理解和感悟。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修行、觉悟的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