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缆牙樯何处舟,采将杜若过芳洲。
引雏江燕还怜暑,近槛芙蓉忽报秋。
习静最宜松下鹤,忘机爱侣水边鸥。
醉看明月归来晚,一棹歌声古渡头。
和何许二前辈壁韵四首 其一:蜃楼峍屼倚苍空,下瞰冯夷碧玉宫。珠树三千尘不染,画阑十二路相通。兰台客往曾鸣凤,芸馆人传昔射龙。千载源流知有属,是谁清梦度江中。
译文:
蜃楼耸立在天空中,俯瞰着冯夷的碧玉宫殿。珠树三千颗,尘埃不染;画阑十二个路口,通途相连。曾经有人在兰台留下美好的名声,芸馆中流传着过去射龙的故事。千年的历史长河流转,归属始终如一,到底是谁在梦中渡过了江面?
注释:
- 蜃楼:指海市蜃楼,古人认为它高高地耸立在天空中。
- 冯夷:传说中的海神,掌管水族。
- 碧玉宫:形容宫殿美丽如玉石般清澈。
- 珠树:比喻珍贵的树木或事物。
- 兰台:古代帝王举行仪式的地方。
- 芸馆:古代藏书之所,也指文人聚集之地。
- 清梦:清澈的梦境,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愿望或者理想。
赏析: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描绘了蜃楼的高耸入云和冯夷宫的神秘莫测。随后,诗人通过对珠树和画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间之景的和谐统一。接着,诗人回忆了历史上的两位贤人——兰台客和芸馆人,他们各自留下了美好的名声,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最后,诗人用“千载源流知有属,是谁清梦度江中”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感慨和自己的迷茫之情,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