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始亨
注释: 1. 谢家:指谢安,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就颇有名声,风度翩翩。 2. 芳年:美好的时光,这里指的是年轻的时候。 3. 须眉皓然:形容人的胡须和眉毛都变得洁白,表示人已经老去。 4. 六十馀龄:指人到了六十多岁。 5. 李贺:唐朝的文学家、思想家,擅长诗歌创作和书法。 6.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田园诗闻名。 7. 要离:春秋时期鲁国的勇士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针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解答此类题,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答:分析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品味重要词句在诗中的妙处;注意对诗歌中作者情感的分析
【解析】 此诗为七言律诗。前四句是说自己十年闭户研习,专心于《南华经》,“谢金门”指辞官归隐;后四句写自己闲居在湖边旧宅,怀念岭南的梅花,“清时岭外恋梅花”是说自己思念岭南梅花,与王维的《杂诗》中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两句是抒发了诗人思乡怀人的情感。 【答案】 ①曾谢金门撤绛纱:曾经辞官隐居,撤去红色的帘幕(表示归隐)。②十年扃户注南华
【注释】 淡交:交情不深。茗香:茶香,这里指友情之香。好事:好客之情。全于世俗慵:完全被世俗的懒惰所支配。元龙:三国时卧龙(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时称卧龙先生。青山百尺卧元龙:以“百尺”形容山高,比喻志士仁人,有远大抱负。图书:指书籍。杖履:手杖、鞋子。能追鹿豕踪:足迹遍及四方。呼酒夜深曾为我:夜晚我多次请他喝酒。西园:指庭院的西部,即内庭。芳露浥(yì)芙蓉:荷花沾着露水。浥:沾湿。
李祈年过山中留别 江皋幼客怅佳期,寄迹浮萍过乱离。 金尽青楼调笑懒,酒醒凉榭和歌迟。 来宜檐雨萧萧竹,去惜山秋采采芝。 南浦斜阳寒汐急,烟郊回首吹参差。 注释: 1. 江皋:指江边的高台或高地。 2. 幼客:年轻的客人。 3. 寄迹:寄身,居住。浮萍:漂浮的植物,此处比喻漂泊不定。 4. 乱离:混乱和分离。 5. 来宜:适合。檐雨:屋檐上的雨水。萧萧竹:形容风声,如风吹竹林沙沙作响。 6. 去惜
注释: - 蠹简慵披掩绛纱:蠹,指虫蛀的书卷。简,书卷的代称。慵,懒散的样子。披,揭开。掩,盖住或遮蔽。绛,红色,此处泛指鲜艳的衣物。纱,一种薄纱。 - 一身憔悴寄天涯:身,自身。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枯槁。寄,寄居。天涯,遥远的天边。 - 越乡病忆同庄舄:越乡,指家乡在今浙江省一带,古为越国之地。庄舄,春秋时越国人名,曾为楚王所重。病忆,因疾病而怀念家乡。 - 楚国忧思类景差:楚国,指楚国国君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怀阮伯髦中秘: 诗句释义:怀念阮伯髦(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老师),在中书省(中秘,即中书省)任职。 2. 村北村南万竹林: 译文:村庄的北边和南边都有无数的竹林。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乡村的宁静景象,通过“村北村南”和“万竹林”两个词,表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喜爱。 3. 曾逢青眼对嵇琴: 译文:曾经有幸遇到青眼(一种眼神表达方式,表示赞赏或者欣赏)的人
《春城》 近郭吹笳远戍烟,荒郊草色远连天。 半空彩旆新楼橹,四望黄埃旧市廛。 柳荫高舂归牧马,花飞寒食对啼鹃。 销魂不待重回首,谁念飘零十九年。 注释: 春城:春日的城池。 近郭:靠近城外,即城边。 吹笳:吹奏着笳管乐器。 远戍:在远处驻扎的戍卒。 烟:指烟雾,远处的景象模糊不清。 荒郊:荒凉的地方。 草色远连天:形容草木的颜色与天空相接,无边无际。 彩旆:五彩旗帜。 新楼橹:新的楼橹
濠畔留别李妻舅介人 绮陌垂杨绿万条,落花时节雨潇潇。 班荆坐对苍凉暮,戴笠行逢蹀躞骄。 闻道龙蛇曾起陆,岂知鸿鹄回凌霄。 槟榔未效金盘馈,又纵狂歌入二樵。 注释:在濠水边告别我的妻子(舅母)李介人。 绮靡的大道旁垂柳万条,落花时节细雨蒙蒙。 席地而坐面对萧瑟暮色,头戴斗笠行走时偶遇骄横的人。听说你曾经像龙、蛇一样腾飞天际,没想到如今却只能回到高高的云霄。槟榔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你却放声高歌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春城 —— 春天的都城。 2. 边马闲嘶九陌晴 —— 边疆的战马在阳光明媚的大道上悠闲地嘶鸣。 3. 朱门垂柳啭初莺 —— 红色的门楼周围,垂柳在微风中轻声啼鸣。 4. 深宫曲宴先调酪 —— 深宫里的宴会上,先调制了乳酪。 5. 别院随班预炙笙 —— 在其他庭院里,随班的人提前烤制了笙。 6. 灯玩鳌山宵入市 —— 到了夜晚,灯火照亮了鳌山,整个市集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