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妙声
《落花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落花的景象,寄寓了诗人对春去花落的感伤和身世浮沉的哀叹。下面将结合原文进行逐句释义: - 朝见红白花,莫见青葱树:清晨看到盛开的红白花朵,千万不要去看那苍翠的树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哀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繁华世界中的孤独与寂寞。 - 不愁花落总如泥,但惜人生不如故:尽管花落总会化为尘土,但我还是珍惜这短暂的人生,因为我相信它的价值
【赏析】: 《次韵怀谭讷夫》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四联组成。第一联写吴山和湖水,第二联写芳草、百鸟及王孙归去未得的愁绪,第三联写骏马与驽骀的对比,最后以落花冥冥南浦、山水清晖浩无主等景抒发怀人之情。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真挚深沉。 【注释】: 次韵怀谭讷夫:指作者对谭讷夫的怀念。 吴山岩岩:形容吴山高峻险要。岩岩,形容山势陡峭。 空碧:天空中清澈如洗的碧蓝之色。 春深: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
诗句释义: 1. 白云冉冉生幽壑,烟草芊眠春漠漠。 —— “白云冉冉生幽壑,”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烟草芊眠春漠漠”描绘了春天时茂盛的烟草和淡淡的烟雾。 2. 绕屋杉槠一万章,排云瀑布千寻落。 —— “绕屋杉槠一万章”,描述了树木环绕着房屋生长的样子。“排云瀑布千寻落”,形容瀑布从高处落下的情景。 3. 我家住在三江口,山水娱人不知久。 —— “我家住在三江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共48个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 1. 诗句:“骆生家在钱塘住,正近曲江苏小墓。” 译文:骆先生的家住在杭州,他住的附近有一座小小的坟墓。 注释:钱塘,今杭州。正近,靠近。曲江,即今天的陕西西安市南郊之曲江池。 赏析:此句描绘了骆先生生活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2. 诗句:“生来无目最善音,自小学歌今独步。” 译文:他出生时没有眼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题目为《世寿堂歌》。 诗句释义: 1. 君不见南阳菊水流浩浩,饮之令人长寿考。又不见青城枸杞龙蛇形,其人往往多长生。 注释:君不见,表示感叹的语气,君,对对方的尊称。不可见,意思是没有见到。南阳,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菊水,指菊花的水,比喻清泉,这里用来比喻长寿的人。考,同“考”,考察,这里指寿命。青城,道教名山,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枸杞,植物名
【诗句解析】 1. 豫章老禅天下士,今既无双古谁比: - "豫章"指的是地名,位于江西。 - "老禅"表示年长的修行者。 - "天下士"指在世间有名望的人士。 - "无双"意指独一无二。 - "古谁比"询问历史上是否有人能与之相比。 2. 十年不见怨飞鸿,几度相思隔江水: - "飞鸿"通常象征远方或消息。 - 表达长时间未见的遗憾和思念之情。 - "相思"指深深的思念。 -
注释:白云在天空中白得像鹤,下映流泉相互喷薄。松上盈盈不尽的浮云,崖根决决无时落下。善利万物得到深沉润泽,还收敛神功返回冥漠。倾泻山涧倒掉山峰意何如,不要让湿气沾湿沙角。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描写了白云与泉水互相映衬的情景,表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白云在天白于鹤,下映流泉相喷薄。”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白云在天空中洁白如鹤,下映流泉,相互喷薄。 “松上盈盈不尽浮
送僧归日东 万里求师逾绝海,齿发渐非心不改。东土山川异昔游,中朝师法今犹在。 故山弟子忆归期,摩挲西指苍松枝。南宗密印已亲授,莫道大唐国里无禅师。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远方僧人回归的祝福和对未来相遇的期望。 - “万里求师逾绝海”: 描述僧人跨越重重困难,寻找佛法的精神。 - “齿发渐非心不改”: 即使年纪大了,但内心的信念未曾改变。 -
这首诗以碧山草堂为题,描述了一位僧人的离去。诗人通过对碧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僧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中国有碧山,扶桑有碧山。”是诗人对碧山的赞美。这里的“碧山”既指中国的碧山,也借指僧人居住的地方。“扶桑”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所乘之车,这里用来比喻佛教圣地。 第二句“碧山碧山随处有,是何人合栖其间。”是诗人对僧人生活的描绘。这里的“何人”指的是僧人,他们选择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修行。
新坟行 南山崔嵬青入云,将军取山新作坟。 方春迫民就工役,路上白日无行人。 西家旧坟双石马,一日驱来华表下。 东家翁仲今尚存,一朝移来在墓门。 - 注释与分析: - "南山崔嵬青入云":描述南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形象地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 - "将军取山新作坟":指出是将军为新坟而取山,强调了新坟的尊贵和地位。 - "方春迫民就工役,路上白日无行人":描绘了春天时人们忙于修建坟墓的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