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小重山·寄讯戏和友沂 并翅文鸳叠锦茵,倚阑闻一叹、为何人。眉痕愁锁远山颦。 春风悄、无绪唤真真。 绮陌漾芳尘,步摇攲绿鬓、舞衫新。穿花痴蝶露全身,罗裙褪、自有暗香亲。 注释: 1. 并翅文鸳:比喻美好的女子像并排飞翔的鸳鸯一样美丽。 2. 叠锦茵:铺设精美的地毯。 3. 倚阑闻一叹:站在栏杆旁听到叹息声。 4. 为何人:为什么这个人会如此忧愁? 5. 眉痕:眉毛的形状。 6. 远山颦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具体的赏析。此题属于诗歌的鉴赏,赏析时要抓住关键词,如“铜辇”等,还要注意分析手法。 此词上片写宫女在黄昏时凭栏凝望,下片写宫女倚香偎暖
小重山 野草荒藤路几弯。烟霞无远近、爱人闲。为听幽谷鸟绵蛮。登临易、不道在春山。 真诀驻衰颜。王乔归去后、水云寒。千年鹤背可曾还。烧丹井,留得到人间。 【注释】 1. 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玉漏迟”。《花间集》有《小重山》。双调五十四字,上下阕各五句三平韵转一韵。 2. 野草荒藤:指荒凉的野地和长满野草的小路。 3. 烟霞:烟雾和彩霞。 4. 人闲:人闲适。 5. 幽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然后逐句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诗句大意和主旨。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语句的通顺连贯。“小重山”,词牌名。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片三仄韵,下片两仄韵,前后阕各四平韵。前段起二韵,押仄声韵;后段第四句末字为孤雁出群格,押平声韵;结语用一“看”字,与首句押孤雁入群格(孤雁格)。 小重山
小重山 · 秋夜 独坐闲窗午漏敲。落花间覆地,语莺娇。屏山图画自轻描。风阵阵,蟋蟀响庭寥。 月影上芭蕉。离怀无可遣,费推敲。囊琴长挂为谁调。人瘦也,寂寞是凉宵。 注释: - 午漏:指午时(中午)的漏壶滴水声。 - 落花间覆地,语莺娇:落在花朵上的雨滴像莺儿的叫声一样清脆。 - 屏山:屏风上的山水画。 - 风阵阵,蟋蟀响庭寥:风吹过庭院,发出阵阵蟋蟀的叫声。庭:庭院。 - 月影上芭蕉
《小重山·辛亥九日莱园登高》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此词上片写登高所见之景,下片抒自己登高所感之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词原文: 红树萧疏谢傅墩,残山馀一角,付闲云。手攀丛桂忆王孙,登高泪,岁岁洒清樽。 望远更销魂,夕阳无限好,近黄昏。可怜破碎旧乾坤,西风紧,南雁不堪闻。 注释: 红树萧疏,指秋天的树木都显得萧疏、凋零了。萧疏:萧条稀疏。谢傅墩:南朝宋时有谢庄
【注释】 小重山 · 代乐府雅词僧祖可 一桁春江似酒浓。远山应有恨,小眉重。六朝残梦落疏钟。闻啼鸟,惊起转朦胧。 心事待书空。忽随鱼浪卷,逐流红。飞潜无际任飘风。春归也,花落奈愁中。 【赏析】 《宋词三百首》卷二收录了一首词,题为“小重山·代乐府雅词”。作者僧祖可(1096年-1153年)是北宋末南宋初僧人,号佛眼道人,俗家姓李,字伯阳,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市)人。他精通佛学
【注释】 锦瑟:一种琴。五十弦,泛指各种乐器。 胶柱鼓:用胶把音柱粘住而奏出声音。比喻固执地拘泥成法而不求变通。 奈何天:形容天高气爽、晴空万里的好天气。 鸾:传说中凤凰的一种。 湘兰:即湘妃竹。传说舜南巡苍梧而死,娥皇女英泪下沾竹,竹上生斑。故又名斑竹。 九真:地名。这里借指仙境。 游仙:指仙人。 露帏星幌:指帷帐上流萤和星星的光影。 灵均:屈原。 浣蛮笺:指洗涤书信。 【赏析】
【注释】 小重山·效庆湖集:词牌名。 效庆湖集:作者自序云:“予少时,曾见前辈名士,以文会友于西湖之畔,有诗曰:‘西湖畔头迎晓月,湖心阁上送斜晖。’后十余年,余又见前辈名士以文会友于西湖之畔,有诗曰:‘湖心亭畔西湖好,波面风来皱碧荷。’今又十余年矣。西湖之佳丽,不减于昔;而前辈名士之风流雅趣,则犹在目前。故作长短句以记之。” 春殿:皇帝所居的宫殿。 凤麟书:皇帝诏书。 唾珠尘:指皇帝诏书上的字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重点较多的放在情感的把握上,注意结合上下文阐释。“雄剑无端挂壁鸣”“转鼍更”句意是:雄剑无意地悬挂在壁上发出鸣声,涛声在山间回荡,像鼍鼓一样响起。“王良阁道照人行”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