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萧疏谢傅墩,残山馀一角,付闲云。手攀丛桂忆王孙,登高泪,岁岁洒清樽。
望远更销魂,夕阳无限好,近黄昏。可怜破碎旧乾坤,西风紧,南雁不堪闻。
《小重山·辛亥九日莱园登高》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此词上片写登高所见之景,下片抒自己登高所感之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词原文:
红树萧疏谢傅墩,残山馀一角,付闲云。手攀丛桂忆王孙,登高泪,岁岁洒清樽。
望远更销魂,夕阳无限好,近黄昏。可怜破碎旧乾坤,西风紧,南雁不堪闻。
注释:
红树萧疏,指秋天的树木都显得萧疏、凋零了。萧疏:萧条稀疏。谢傅墩:南朝宋时有谢庄,他在丹阳郡当太守(即今江苏镇江一带)。墩,这里指谢庄任内所种的红树。
残山馀一角,付闲云。手攀丛桂忆王孙,登高泪,岁岁洒清樽。
残山:残剩的山峰。馀:剩余。付闲云,意思是让闲云飘去。手攀:用手攀着。攀,用手抓住或握住;攀,攀住。丛桂:丛生的桂花。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游于燕,太子及宾客知其非常也,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及宾客知其非常也,皆白衣冠以送之。“王孙”即指太子。
登高泪,岁岁洒清樽。
登高:登山。登高而泣:登高山而流泪。清樽:清酒酒杯。
望远更销魂,夕阳无限好,近黄昏。
望远:眺望远方。销魂:极言愁思之深。夕阳无限好:夕阳美得无边无际。黄昏:傍晚时分。
可怜破碎旧乾坤,西风紧,南雁不堪闻。
乾坤:天地之间。西风:秋风。南雁:南方的雁鸟。不堪:不能经受。
赏析:
这首词上片描写作者登高所见之景。“红树萧疏谢傅墩,残山馀一角,付闲云。”红树萧疏,指秋天的树木都显得萧疏、凋零了。萧疏:萧条稀疏。谢傅墩:南朝宋时有谢庄,他在丹阳郡当太守(即今江苏镇江一带)。墩,这里指谢庄任内所种的红树。残山:残剩的山峰。馀:剩余。付闲云:意思是让闲云飘去。”手攀丛桂忆王孙”,登上高处,作者触目伤怀,想起当年与王孙一同攀折丛桂的情景:“登高泪,岁岁洒清樽。”登高而流泪,年复一年地在清樽里洒落悲伤的泪水。“望远更销魂,夕阳无限好,近黄昏。”眺望远方更使人伤心欲绝,夕阳之美无边无际,但临近黄昏又令人伤感不已。“可怜破碎旧乾坤,西风紧,南雁不堪闻。”可叹那破碎的旧乾坤,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南方的大雁也难以承受这沉重的哀伤。
下片抒自己登高所感之情。“手攀丛桂忆王孙”,登上高处,作者触目伤怀,想起当年与王孙一同攀折丛桂的情景:“登高泪,岁岁洒清樽。”登高而流泪,年复一年地在清樽里洒落悲伤的泪水。“望远更销魂,夕阳无限好,近黄昏。”眺望远方更使人伤心欲绝,夕阳之美无边无际,但临近黄昏又令人伤感不已。“可怜破碎旧乾坤,西风紧,南雁不堪闻。”可叹那破碎的旧乾坤,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南方的大雁也难以承受这沉重的哀伤。
这首词上片写登高所见之景,下片抒自己登高所感之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