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解唱黄花瘦,奈团扇秋风后。万里桥西重访旧,容销鸾镜、恨攒蛾岫,憔悴章台柳。
当时误被琴心诱,泪湿向谁剖!但愿多情天不负,药炉经卷、笔床茶臼,早晚知音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情感等。同时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分析其表现手法。
“新词解唱黄花瘦”一句,点明了时间是秋天,此时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新词”,即新的曲调。“黄花瘦”,用花比喻人的体态。这里指人消瘦了,暗寓女子容颜憔悴之意。此句以写景起笔,烘托人物形象,暗示女主人公的愁苦。“奈团扇秋风后”一句,承上启下,“团扇”原为王昭君出塞时所使用的一种圆形折扇。“秋风后”,即在萧瑟的秋风过后。“秋扇见捐”典指王昭君被弃于大漠,这里用来暗喻女子的命运悲惨,又暗含对女子命运的同情。“万里桥西重访旧”一句,交代女主人公的行动路线。“万里桥”,地名,位于长安城东,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重访旧”,再次去拜访旧地,进一步渲染女子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容销鸾镜、恨攒蛾岫”,“容销”指容颜消瘦,“娥岫”指眉毛如山,“攒”指眉攒紧皱如黛蛾。“鸾镜”,传说中凤凰所筑之巢为鸾凤,鸾鸟之形制似凤凰而小,其尾长而分两岐,状如鸾。这里借鸾鸟比喻女子的美貌。“恨攒蛾岫”,形容女子的眉头紧锁如山,十分悲伤,怨恨之情深重。“憔悴章台柳”,化用《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子,陶情乐嘉宾。”中的典故,描写柳树因离愁别绪而变得憔悴枯萎的景象。
“当时误被琴心诱,泪湿向谁剖!”这句承接上文,回忆当初相遇时的情境,表达了女主人公深深的悔恨之情。“琴心”,指男子弹琴而心意相通。“误被琴心诱”,意即因为男子弹奏的一曲琴声,才让自己产生了感情。这两句既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爱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女子对自己的后悔与痛心。
“但愿多情天不负,药炉经卷、笔床茶臼,早晚知音有!”“天不负”,表示希望上天保佑自己,不要受到伤害。“知音”指懂得欣赏自己的人,也就是那位男子。这两句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男子的深情厚意,希望对方能真心相待,不要辜负自己对他的一片真情。
【答案】
译文:
新的曲子刚刚响起,就听到说人儿已经瘦得只剩下骨头。可惜啊,团扇一样的美人,在秋风一吹就被抛弃了啊!我
站在万里桥西边,回忆起往昔,那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可是现在却已经变得如此憔悴。那时的我被他的琴心所诱惑,
如今他在哪里呢?我独自伤心到泪湿眼眶。我只希望有一个人能理解我的心意,陪伴着我度过每一个日日夜夜。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心理。全词通过写景和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抒发了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之
情和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上片主要写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之痛。“新词”,“黄花”“团扇”“章台”“憔悴”,层层递进,描绘出了一幅幅
美丽的画面。“当时”三句是女主人公的回忆。“误被琴心”,指她对男子的爱慕;“泪湿”二句是女主人公的自白;“但愿多”
句是她的祈愿。这些句子构成了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下片主要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叹息以及对命运的感受。“但愿”四句是女主人公的自诉,“多情天”、“知音”,都是女
主人公对男子的期盼和祝愿。“天不负”,是对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期望。
全词结构紧凑,层次清晰,由外及内,由浅入深,从具体写到抽象,从物象写到内心,将女主人公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