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渊
这首诗是诗人在乙丑年的癸未年写的,共有八首,其中第三首是关于医病的。以下是逐句解读: 1. 托迹歧黄亦可怜,愧非医国手回天。 译文:我托身于岐黄之术也感到可敬,但我愧于医术,不能像神医扁鹊那样能治愈人的病痛。 注释:岐黄之术,指中国古代医学中以《黄帝内经》和《难经》为代表的医学理论体系,扁鹊是传说中的神医,能够治愈各种疑难杂症。 2. 工夫未及肱三折,方制何能技十全。 译文
犹忆童年志学初,红巾扰攘少宁居。 全家奔走风尘里,四壁烧残劫火馀。 弟妹无依须觅食,饥寒交迫废攻书。 贼氛方静严亲弃,最是穷愁逼岁除。 注释: 1. 犹忆童年志学初:回忆童年时立志学习的情景。 2. 红巾扰攘少宁居:年少时,家中充满纷争和混乱。 3. 全家奔走风尘里:全家人一起在战乱中奔波,生活在动荡的环境中。 4. 四壁烧残劫火馀:家里只剩下墙壁被烧毁的痕迹,说明经历了一场火灾。 5.
【注释】 挈榼提壶:提着酒壶,拿着酒杯。 翠微:指香山寺,在长安西南。 群公:指与诗人一同来游的同官。迟我:使我晚开樽。 蟹正肥:九月正是螃蟹肥美的时候。 绿苔:指长满青苔的石缝。貌:形状、姿态。 一庭黄叶:指庭院中满是落了一层叶子的地方。客:指僧人。 南朝事:指南渡后发生的一些政治事件。 【赏析】 此诗是重阳节过后,作者与郭用宾等人游香山寺时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登高赏景的愉快心情
诗句释义: 癸未四十述怀八首 其六 西郭朝来爽气清,贪看山色策筇行。 野怀久有林泉癖,素愿且偿腰脚轻。 不共世途争利禄,何妨造物忌荣名。 年来酒债诗逋外,惆怅天台与四明。 译文: 在清晨的西郭,空气清新,我贪婪地欣赏着山色。 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有山林泉水般的爱好,现在终于有机会满足这个愿望了。 我不想与世人一样去争夺名利,也不想被命运所忌惮而失去名声。 这些年,我除了酒债和诗债之外,没有什么负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放舟出西城,言游云栖寺。 主宾四五人,欢笑若同气。 连山秋稼香,一碧了无际。 系舟上丹梯,恍若出尘世。 材岸柳风柔,石径松阴细。 古寺晚霞明,澄潭滴空翠。 洞欹石瓮裂,泉香茶铛沸。 细啜小团月,犹忆惠山味。 修竹逼危崖,上无容足地。 徘徊转北山,忽逢痴径至。 谷暖山花明,秋老木叶薙。 小洞媚清泉,老洞盘薜荔。 历落丹碧祠,创自柳下季。 归舟夜色昏,日落山容闭。 回首溯前游
注释: - 人海波涛日日生,纵无风浪恐舟横。 “人海”形容人多如海,“波涛”指社会动荡,“日日生”则是指每天都有事情发生,充满了变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这个充满变数的社会中,即使没有风浪,也可能会有意外的困难出现,就像船只在海上遇到风浪一样。 “纵无风浪恐舟横”则是说,即使没有明显的风浪,也可能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困难。这里的“舟横”比喻了船只可能被卷入漩涡或者被卷入风暴中。 - 壮心不与年俱进
注释: 1. 自逞疏狂自笑愚:自己放纵自己的疏狂,自我嘲笑愚蠢。 2. 头衔别署号诗臞:别称诗仙,身材瘦小。 3. 岂因世态翻新样:难道因为世俗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本性吗? 4. 肯为人嘲换故吾:难道愿意被他人嘲笑而改变自己吗? 5. 得句不妨呼郑婢:写诗时不妨叫郑婢来帮忙。 6. 爱才直欲拜萧奴:爱惜人才,甚至想要把萧奴当作下属对待。 7. 芙蓉不与春争艳:荷花不与春天争夺艳丽。 8.
【注释】 重阳:即重九节,古人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郭用宾:郭子仪之孙。香山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王馨吾:作者的朋友,字明远。“乙丑”:唐德宗年号(785~804),作者时任礼部员外郎。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任礼部员外郎时,与朋友在长安香山寺小聚后,因事离席,写了二首律诗以记之。 第一首是写聚会后的离别。开头四句说,人生世上,有谁会不开口笑的呢?眼前虽然有酒喝,不要嫌它贫乏。这是说
诗句输出:磨墨人翻为墨磨,韶华一掷疾如梭。 译文:墨汁被磨成墨,岁月就像梭子一样飞逝。 注释:磨墨指的是研磨墨以准备书写或绘画,磨墨人翻为墨磨,意味着墨已经磨好。韶华一掷疾如梭,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就像梭子在织布时快速穿梭。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受。通过对比“磨墨”与“韶华一掷”,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诗人用“疾如梭”这一形象的比喻
余去梁溪五年矣,甲申冬有事重游,追思往昔,不禁感慨系之,为赋游仙诗三章 其一 (乙丑) 译文: 离开梁溪已经五年了,甲申年冬天我又来此重游。追思过去的事情,不禁感慨万分。我写下了这三首游仙词。 天台山没有允许白云封住山顶,刘阮再次来到此地时道路有几条重重叠叠。 天台山上的楼阁遗迹依然保存着旧日的痕迹,到哪里去寻找仙人的踪迹呢? 恨不能找到朱草这种灵药用来修补身体,想要找到丹砂用来留住青春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