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馨兰
登临不觉夕阳斜,落帽风高忆孟嘉。 半世蹉跎成白首,频年憔悴瘦黄花。 无人送酒情偏淡,有意题糕手屡叉。 盼望盈盈秋水隔,瀼瀼冷露湿蒹葭。 负郭从无峰可登,聊凭高处望觚棱。 园林摇落惊萧瑟,笳鼓传喧感废兴。 对菊自怜情雅淡,把萸不觉兴飞腾。 雁鸿逐队衔芦去,羡尔知几远避矰。 译文: 登高时不知不觉中夕阳已经西斜,回想起当年孟嘉在落帽亭边饮酒的往事。 一生半生都在虚度光阴,头发都变白了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或6日。感兴:触景生情。浮萍:漂浮的浮萍。惆怅:伤感、失望。童蒙:幼年儿童。卖饧箫:卖糖人的吆喝声。多感:感触很多。崔护:唐朝诗人崔护的典故,他于清明节到长安城外游玩,看到一户人家桃花盛开,便上前询问女子是否愿意嫁给他,女子回答说“人面不知何处去”,从此杳无音讯。后崔护路过此户,见到门上题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
恭读戊申诏敕 天皇神武驾欧亚,战胜之馀不满假。 开始仗大义振兴军队,接着用和平方式治理天下。 时维十月岁戊申,大诏煌煌勖臣邻。 当时是十月,诏书庄严激励着邻国。 不弃遐方于域外,丹凤衔来鲲海滨。 不放弃在远方的领土,像凤凰一样的丹凤衔来鲲湾海滨。 草莽微臣泽明旨,情殷爱戴不能已。 我等平民百姓得到皇帝恩泽,感情深厚,无法满足。 祸胎端自安乐萌,防微杜渐原应尔。 祸根是从安逸中产生的
【注释】 高渐离:战国末年著名的击筑乐师,以善击筑和荆轲刺秦王的情节闻名。 “筑声高彻碧云端”中的“筑”,即筑土的打击乐器,也指击筑者。“碧云”是形容乐声的高远和清逸。 “丝哀泣饮将军血”“瓦裂情悲太子丹”中“丝”指的是瑟弦。“泣饮将军血”指的是荆轲在燕国的太子丹处饮酒,并请荆轲为燕国刺杀秦王。“瓦裂情悲太子丹”中的“瓦裂”指的是瓦片断裂的声音。
【注释】 褒菊:赞美菊花。 高洁:指菊花的品格清雅、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群芳:百花,泛指众多花卉。 比节:比较节操。 傲骨:形容菊花的品格高洁。 耐霜寒:能忍受寒冷的天气。 华衮:华丽的衣服,这里借指荣耀的头衔和称号。 修花史:编写关于花卉的书籍。 荣加:荣誉增加。 看:看待,评论。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格。菊花在百花中最为常见,但人们却很少注意到它们的存在
【诗句释义】 放眼时登百尺楼,不须作客也悲秋。 纷纭蛇豕强邻迫,破碎山河故国愁。 龙尾行藏殊落落,蛾眉谣诼付悠悠。 年来悟得蒙庄谛,呼我何妨任马牛。 【译文】 放眼望去,站在百尺楼上,无需他乡作客也能体会到深秋的萧瑟。 纷扰的邻国逼近,破碎的国土让人感到深深的忧愁。 虽然身处乱世,依然保持独立自主的品格,不被外界所动摇。 多年来,我明白了庄周的思想,对于世间的纷纷扰扰,我无所畏惧。
瀛社雅集即事 每思和盛共鸣声,今日词坛幸告成。 同志勉为一分子,修盟敦叙十年兄。 卢前王后期无忝,骥尾龙头记得清。 此后风骚能继振,论功应首谢宣城。 注释: 1. 瀛社雅集:瀛社是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雅集则指文人之间的聚会。 2. 每思和盛共鸣声:每当想到和盛时期,人们都能发出共鸣的声音。 3. 今日词坛幸告成:今天终于结束了词坛上的纷争,迎来了和平。 4. 同志勉为一分子:同仁之间互相勉励
登临不觉夕阳斜,落帽风高忆孟嘉。 半世蹉跎成白首,频年憔悴瘦黄花。 无人送酒情偏淡,有意题糕手屡叉。 盼望盈盈秋水隔,瀼瀼冷露湿蒹葭。 负郭从无峰可登,聊凭高处望觚棱。 园林摇落惊萧瑟,笳鼓传喧感废兴。 对菊自怜情雅淡,把萸不觉兴飞腾。 雁鸿逐队衔芦去,羡尔知几远避矰
天皇神武驾欧亚,战胜之馀不满假。始仗大义振六师,继以平和服天下。 时维十月岁戊申,大诏煌煌勖臣邻。不弃遐方于域外,丹凤衔来鲲海滨。 草莽微臣泽明旨,情殷爱戴不能已。祸胎端自安乐萌,防微杜渐原应尔。 当年强俄据满时,劳师靡费几不支。仗祖宗灵克奏捷,回首兵机危乎危。 迄今难入太平世,痛定思痛宜早计。庶政更张数大端,一体臣民守勿替。 大哉王言炳日星,不数典谟与鼎铭。即此勤俭治生产,大道早已合圣经。
高洁群芳比节难,独留傲骨耐霜寒。 他时我若修花史,一字荣加华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