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步墀
【注释】 荼蘼(túmǐ):花名,即酴(tuī)縻。 柳线:细长的柳条,用来刺绣时作为线条。 黄魂:这里指黄色的蝴蝶或黄雀。 【赏析】 《蝶恋花》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全词写闺中少妇对远去情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写春早,下片写秋晚。 “开到荼蘼春尚早”,春光明媚之时,花儿已经开得正盛,而邓娘的花鸟绣本还未曾绣完。 “柳线秧针,辛苦闺人了”,绣花本是女子们擅长的事,但闺房之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最后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手法等。 从“今秋过港,舟中话旧”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此次重逢又因离别而感到难过。“期君更尽杯酒,河梁执手,匆匆舟发”,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分别时刻的留恋,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十载萍缘莫定,见时正悲噎”,诗人与友人分别后
【注释】 秦城雁断风声恶。客中姜被连宵薄。:秦城,即长安。姜被,指被褥。连宵,连夜。“客中”三句,写别后的孤寂与凄苦。此恸,此恨。寻常,平常;一般。情重,感情深厚。和愁,指对离别的哀伤之情。生佛,佛家语,指阿弥陀佛。怜,怜爱。散饶青一天,形容月光如水洒满大地。 平原人绣线。情重和愁惯。:平原,地名,这里借指友人。“平原”三句,言友人虽远行在外,但思念之情依然如故。绣线,比喻相思之苦。“情重”三句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春光好”、“一箩金”。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有五句三平韵。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 年时:指去年的光景或今年初春时节。 飘去:飘零而去。 尘缘:尘世缘分(指因情而引起的恩怨、聚散)。 寄声:托人捎信。珍重:珍爱自己。无:表示否定的意思,这里是指没有回信。雁儿:代指远方的亲人或友人。答一封书:回答你的来信。 依然:依然如故。顾影同伤命
《采桑子·寄题潘兰史山塘听雨图四阕》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 【注释】: 1. 相思再要图红豆,肠断天涯。人在谁家。一夜风横雨又斜。 “相思”:指思念。 “再要”:再次要求。 “红豆”:指相思的果实——红豆。 “天涯”:指远方。 “一夜风横雨又斜”:一夜风雨交加,又显得斜斜地吹拂着。 2. 情知前事都成梦,应记琵琶。面掩桃花。眼底分明隔馆娃。 “情知”:明知。 “琵琶”:一种乐器,这里代指音乐
菩萨蛮 鸿泥印遍寒嶂叠。照人千里耕台月。相见说诗稀。风流经品题。 问琴词一曲。赐与迦陵读。五鼓恼城楼。翻添离别愁。 注释: 1. 鸿泥印遍寒嶂叠:鸿泥指的是书信中的落款和印章,寒嶂是形容山势险峻。这句话的意思是书信的落款和印章遍布在高耸入云的山岭之间。 2. 照人千里耕台月:耕台是指耕种的地方,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比喻,指代了一个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月光照耀着这个人的身影,距离他千里之外
【注释】 万壑:形容山多,沟谷纵横。诗衍派:即诗派,指诗的流派和宗派。心在诸陵,未许纲常坏:心中想着许多名山胜迹,不肯任凭纲纪伦常败坏下去。日月升沉时不再: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有人图像流天外:意思是说,有许多人像屈原一样,被贬谪到远方去。为宦为僧,当是神明代:做官或出家都是顺应天命。此际:此时。题词来下拜:写上诗来向他磕头。斧斤:木工用的工具。班门,孔子的弟子,鲁班(木匠)曾为他表演过技艺
【赏析】 《齐天乐·寄怀龙左臣明经朝辅广西》,词人借姜夔词韵而作。全词以“愁”为线索,写对友人的怀念和思念之情。上阕先从对方说起,回忆昔日之景:鮀城象郡,梦断江郎;下阕则从自己说起:巴山夜雨,双溪月落,相思同数。下阕又从对方说起:新词寄与,饭颗山头。末句点出“愁”,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离怀梦断江郎赋。”首句即言“离怀”,是说作者在梦中也感到了离别的痛苦。江郎才尽,原是指江淹因文采衰退而无法创作
【赏析】 《双溪词》是辛弃疾晚年在福建武夷山的武夷精舍(今武夷山市)写的一组词,共六首。这是其中的第六首。此词以“买陂塘”开头,即说明其写作背景。作者自题此词时,正是南宋灭亡后,他被迫离开朝廷南归,闲居带湖之时。 上片写词人对故国沦亡的痛心和对往昔繁华往事的回忆。起二句写风雨满楼,气氛阴沉,暗喻南宋王朝风雨飘摇、江山易主。接着又从燕子引出了“落花春暮”
【赏析】 周仰旦的这首《明月生南浦》,是一首写友情和怀旧的诗。 第一句“明月生南浦”,点明时间、地点与环境,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两句“周相、刘扬芬两明经,黄东铭序镛、赖稚恭淑鲁两茂才,同酌于题红室”是对聚会者的介绍。这几句诗,通过介绍聚会者,为后文写景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四句,诗人由景入情,写景抒情。前一句“十年前到繁华地”,说明这次聚会是十年以前的事了;后一句“今日重来续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