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秋清切。乍相逢处,谈笑难歇。期君更尽杯酒,河梁执手,匆匆舟发。十载萍缘莫定,见时正悲噎。问此去、何日归来,目断珠江绿波阔。
无人不道伤心别。况凄风、苦雨重阳节。知音落落谁是,当唤汝、是天涯月。好放团圆,应照陈蕃,卧榻悬设。为尚有、千斛愁情,待向徐孺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最后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手法等。
从“今秋过港,舟中话旧”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此次重逢又因离别而感到难过。“期君更尽杯酒,河梁执手,匆匆舟发”,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分别时刻的留恋,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十载萍缘莫定,见时正悲噎”,诗人与友人分别后,自己却无法回到过去,只能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全非。“问此去、何日归来,目断珠江绿波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为尚有、千斛愁情,待向徐孺说”,诗人虽然已经释怀,但仍然有千斛的忧愁,想要告诉徐庶,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本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如“神交十载”、“河梁执手”等,使得诗意更加深刻,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答案】
译文:
如今秋天经过港口,在船上话别老朋友,这是柳屯田韵送君羊城。
凉秋时节清凄凄,刚一相逢谈笑难停息。希望你再喝上一杯美酒,让我们在河桥握手告别。你我相知十年多,如今离别实在令人悲痛欲绝。你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只能目送着碧波荡漾的珠江水。
没有人不说分手令人伤心,何况又是这凄凉的重阳节。知己难得知音稀少,你该呼唤天涯明月啊。好让那团聚的月亮照见陈蕃的卧榻,悬挂在空中,永远照亮我孤独的生活。我还剩下这么多愁苦的情意,等到徐孺子来的时候告诉他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六句写两人的离愁别绪,后六句抒发作者的惜别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
开头两句“雨淋铃芷云参军神交十载,今秋过港,舟中话旧”,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首句用典,指唐末李珣《南乡子》词中有“玉漏声残,夜阑珊,斜月半窗”。这里指天已黑了。第二句用“神交”,指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雨淋铃”是唐代王昌龄的《长信宫怨》,“雨淋铃”即“听雨”之意。李珣这首词中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这里指李珣曾到过广州。三句“今秋过港,舟中话旧”,交代了送别的时间。“过港”,指乘船。“话旧”,指话别。
四至六句“十载萍缘莫定,见时正悲噎,问此去、何日归来,目断珠江绿波”,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自己却无法回到过去。“十载萍缘分定”,指两人虽相知已久,但终未能结为夫妇。“见时正悲噎”,指见面时悲伤欲绝。“何日归来”,指何时能再相见。“目断”二句,指目送友人离去。“目断”是杜甫诗句,指望不见的意思,这里指望着友人远去的背影直至看不见。“珠江绿波阔”指江水宽广,波光粼粼。
七至十二句“无人不道伤心别,况凄风、苦雨重阳节。知音落落谁是,当唤汝、是天涯月”,写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无人不道伤心别”,指人们都知道别离之痛。“况凄风、苦雨重阳节”,指重阳节这天天气阴冷,风雨萧瑟。“知音落落谁人识,当唤汝、是天涯月”,意思是:难得的知己难得遇到,应当呼唤远方明亮的月亮。“天涯月”指代诗人,这里暗指徐庶。
十三至十六句“好放团圆,应照陈蕃,卧榻悬设。为尚有、千斛愁情,待向徐孺说”,写诗人虽然已经释怀,但仍然有千斛的愁情,想要告诉徐庶。“好放团圆”,指好聚好散。“应照陈蕃”,指陈蕃挂帐,表示思念。“卧榻悬设”,指挂起帐子,表示思念。“为尚有、千斛愁情”,指心中仍有千斛的愁情。“待向徐孺说”,指等徐孺子来看他。
这首诗采用白描手法,写别情真切动人,语言明白晓畅,形象生动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