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奔涛诗衍派。心在诸陵,未许纲常坏。日月升沉时不再。有人图像流天外。
归死罗浮休也慨。为宦为僧,当是神明代。此际题词来下拜。斧斤偏向班门卖。
【注释】
万壑:形容山多,沟谷纵横。诗衍派:即诗派,指诗的流派和宗派。心在诸陵,未许纲常坏:心中想着许多名山胜迹,不肯任凭纲纪伦常败坏下去。日月升沉时不再: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有人图像流天外:意思是说,有许多人像屈原一样,被贬谪到远方去。为宦为僧,当是神明代:做官或出家都是顺应天命。此际:此时。题词来下拜:写上诗来向他磕头。斧斤:木工用的工具。班门,孔子的弟子,鲁班(木匠)曾为他表演过技艺,所以“班门”一词后来就成了“雕虫小技”的代名词。
【赏析】
《明月生南浦》是一首七律,诗人借咏屈翁山先生画像,表达自己对屈先生的敬仰之情。全诗共四句:第一句点题,第二、三句赞颂先生不因世俗而改变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第四句表明了作者自己的志向。
首联“万壑奔涛诗衍派 ,心在诸陵,未许纲常坏。”起笔突兀,气势不凡。万壑奔涛,暗喻先生胸怀壮阔,气吞云霄。“诗衍”一词,出自《庄子·天下》,意谓文章可以影响和改变时代风气,此处用以赞美屈先生对文学的影响,可见其学识渊博、见识卓绝。“心在诸陵”,意在表达屈先生心怀天下、志存高远。“未许纲常坏”则表现了屈先生坚持理想、坚守正义的精神风貌。
颔联“日月升沉时不再,有人图像流天外。”承接前文,进一步表达了屈先生的崇高品格。“日月升沉”,借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命运无常、变幻莫测,而屈先生却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被这些外在的事物所动摇。“有人图像流天外”,形象地描绘了屈先生的形象,仿佛他已经成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存在,成为了一种永恒的精神象征。
颈联“归死罗浮休也慨,为宦为僧,当是神明代。”转折开篇,由对屈先生的描述转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归死罗浮”,意味着屈先生选择归隐山林,远离红尘俗世。这种选择体现了屈先生对于名利看淡、超脱尘世的人生态度。“为宦为僧,当是神明代”,则是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选择和看法,愿意追随屈先生的脚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尾联“此际题词来下拜,斧斤偏向班门卖。”以议论的方式收束全诗,深化主题。“此际”指的是此刻,“题词来下拜”,意味着面对屈先生的遗像,不禁心生敬意,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而“斧斤偏向班门卖”,则是批评那些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的行为,表达了对于真正艺术的追求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屈先生形象的描写和对其品格的评价,展现了屈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境界。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