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死师门臣死主。变乱相从,陷阵摧锋去。一幅禺珠愁日暮。无人会得图中语。
弹指残棋今似古。只少纲常,反道先生苦。欲起忠魂来问汝。滔滔天下何胜诉。
【注释】
南浦:泛指水边或水乡。
师门:这里指老师家。
禺珠愁日暮:禺山之珠,是传说中天上的明月,它愁闷地在傍晚时分出现。禺山之珠,是传说中天上的明月,它愁闷地在傍晚时分出现。
弹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纲常:这里指道德礼教。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忠魂:忠诚的灵魂或精神。
胜诉:战胜控诉、诉说的对象。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友陈邦彦的诗。诗人陈岩野(1642—1705),字邦彦,号南溪,又号南溪逸史。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史学家,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揭露时弊,风格清新俊逸。此诗首二句写友人遗像挂在书房,而自己却远行他乡;后四句则抒发了他对亡友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态度。
首联“明月生南浦,明德陈岩野先生邦彦遗像。”以明德陈岩野先生为题写诗,表达的是作者思念已故朋友的感情。南浦,水名。这里泛指水乡。“明月”二字点出题目,并总起全诗,以下皆从月落生南浦着笔。明德,这里指陈岩野先生的德行;明德陈岩野先生,即指陈岩野先生。
颔联“弟死师门臣死主,变乱相从陷阵摧。”“弟子死师门”,指陈岩野先生去世后,他的弟子们纷纷前来吊唁。“臣死主”,暗指陈岩野先生生前忠于明朝,死后仍不忘国家,他的学生们也视他为国家的忠诚之士,所以前来吊唁。“变乱相从”,指天下大乱,人们纷纷响应号召,参加抗敌斗争。“陷阵摧”,指士兵们奋勇杀敌,英勇善战。
颈联“一幅禺珠愁日暮,无人会得图中语。”“禺珠”是传说中的一种明月,这里代指月亮。“日暮”表示天快黑了,意味着陈岩野先生已经离开人世很久了。诗人感叹道:“一幅禺珠愁日暮,无人会得图中语。”意思是:一幅画中的明月让人感到忧愁,但谁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呢?
尾联“弹指残棋今似古,只少纲常反道先生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陈岩野先生的怀念之情。诗人说:弹指之间,时光荏苒,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就像一幅古老的残棋,只有少了道德规范,才真正体现了陈岩野先生一生所追求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明月和陈岩野先生的遗像,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