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右曾
【注释】 黄尊古:即黄尊师,唐代诗人。上都:指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牛关下:牛头关。在今陕西榆林南。远村:远处的村庄。 平沙万马别开屯:平坦的沙地上有成群的战马分散开来扎营休息。别开屯,分散开来驻扎。 君看:你来看。鹘没雕盘处:鹘(鸷鸟的一种)被雕(雕鹰)从盘旋的盘中射下来。这里比喻金兵已占领了长安一带。 莽莽青山是塞垣:莽莽:草木丛生的样子;塞垣:边塞的围墙。形容长安城外山峦叠嶂,草木丛生
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清风生山巅,微雨在山脚。 后山路始穷,前山壁又削。 飞龙中忽断,奔马势旋却。 两山郁嵬峨,一水相互络。 泄云天光漏,仄壁石气错。 俯逐饮涧猿,仰睇投林雀。 高低总臲卼,下上殊苦乐。 彼途俄复经,此路邈如昨。 相见难相从,青冥倚寥廓。 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清风吹过山顶,细雨洒在山脚。 后面的山路越来越窄,前面的山壁越来越高。 一条飞龙忽然断了,一匹狂奔的马也停下来了。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作者是徐公。下面是诗句和译文的逐句解释: 1. 海岳英华盖代人,由来绝业迥殊伦:海岳(指山名)英才出众,无人能及,自古以来就以卓越的成就而著称。 2. 《六经》屡折群儒角,九服齐扶大雅轮:多次挑战群儒的学问,九方之民都支持大雅的教化。 3. 无事心常爱《丘》《索》,有才谁不仰陶钧:闲暇时喜欢探讨《尚书》、《毛诗》等经典著作;有才华的人无不仰慕他。 4. 每看元老虚怀处
【注释】1. 登云麓峰望南岳歌:即《登南岳衡山》诗。2. 汉女幽兰冉冉翠,楚妃泪竹斑斑红: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朝搴木兰之氎兮,夕揽洲之宿莽”和王昭君的典故。3. 振衣周览穷上下:意为高瞻远瞩,意气风发。4. 忽与意思增清雄:指诗人登上南岳,胸怀大志。5. 人间扰扰等蠛蠓:以蠛蠓比喻世间纷扰杂沓。6. 慎勿变化随沙虫:意谓不要像沙虫一样随风而变。7. 回雁峰来八百里,挥手欲驾冥飞鸿
【解析】 1. “星陨如雨不在天”句下注:星,指星陨。在天,犹言天外。“化为怪石沧江边”句下注:怪石,形容星坠后的形状。沧州,指江边。 2. “章川贡川不知数”句下注:“章川”,地名,在今广东潮阳。“抟沙撒菽谁使然”句下注:抟,用手或工具把散乱的泥土聚拢在一起。“抟沙撒菽”句下注:撒,散播或散布。“谁使然”句下注:使然,即造成这样的情景的原因何在。 3. “一滩复一滩”句下注:滩,指水流中的浅滩
【注释】 (1)湘山寺:在湖南长沙西面,湘江之滨。 (2)林喧鸟知曙:树林里喧哗的鸟儿知道天快亮了。 (3)钟殷寺初晓:寺庙中晨钟悠扬响起,天刚破晓。 (4)踏石穿烟霏:踩着石头穿过迷蒙的雾气。 (5)屈曲罗翠筱:曲折蜿蜒,绿树丛生。 (6)暗泉寻石罅:在岩石缝隙中寻找泉水。 (7)海眼逗云表:好像大海眼穴一般,高远而深邃。 (8)湘流去逶迤:湘江西流入洞庭湖。 (9)青山明镜绕
这首诗是陈升庵在苏门山游玩时所作,描绘了他对苏门山的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五更月坠天西南,残星耿耿配两三。出门风轻马蹄快,衣上一带侵山岚。 苏门县前解铃驮,困思小憩投茅庵。贤侯东海我好友,劝我劫劫姑留骖。 台符吏牍剧衡石,一笑不问先幽探。西门七里林谷绕,斜日半岭烟云含。 涓涟已到百泉上,清晖杰阁凭耽耽。水妃何年此微步,明珠错落遗风潭。 千鬟万髻作颜色,太行倒插绿玉篸。清泠忽听响琴筑
湘山寺: 花雨飘宝幢,微风韵塔铃。 驯鸽上斋钵,老僧间诵经。 客子入门来,佛镫晚荧荧。 被径蔓萝葛,闻香启幽扃。 译文: 湘山寺内,春花如雨飘落,宝幢摇曳生姿;细风轻拂,塔铃随风而动。 一群驯养的鸽子飞入僧人斋钵中啄食,老僧在诵读经文。 客人踏入寺门,只见晚霞映照在佛灯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院内小径两旁,长满了藤蔓和萝葛植物,散发出阵阵芬芳。 推开寺庙的门,可以闻到阵阵清香
发益阳 从益阳出发,船队将要到达的尽头是什么地方? 南溟阻澜汗 南溟指南方的大海洋,澜汗指波浪。 交流汇沅沣,川路俄已半 水路和陆路交汇处,湘江的水流入沅水,然后流入沣水,经过湖南、湖北两省,然后流向湖北。 风波话辛勤,寝兴错昏旦 在船上遇到风雨,十分辛苦,睡觉起来就天黑了。 萧条意不惬,凄厉岁云晏 心情感到萧索凄凉,一年快完了。 伊余初祗役,苕华正堪玩 我当初刚被征召去服役,正好看到苕山的美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送履公往住香山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注释: 1. 此心宿火拨寒灰:这里的心比喻为内心的火焰,而“拨”字表示熄灭。宿火指的是内心长久未灭的激情或欲望。 2. 幡动铃鸣日几回:幡是指风铃,当风吹动风铃时发出的声音,这里用来象征佛寺中的日常诵经声。“几回”表示很多次。 3. 雪里依然吴会别:吴会可能是指古代中国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江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