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宿火拨寒灰,幡动铃鸣日几回。
雪里依然吴会别,梦中曾自洛阳来。
任飞白鹤先提锡,欲饭青猿已筑台。
师到诸天合欢喜,百千万亿阁门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送履公往住香山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注释:
- 此心宿火拨寒灰:这里的心比喻为内心的火焰,而“拨”字表示熄灭。宿火指的是内心长久未灭的激情或欲望。
- 幡动铃鸣日几回:幡是指风铃,当风吹动风铃时发出的声音,这里用来象征佛寺中的日常诵经声。“几回”表示很多次。
- 雪里依然吴会别:吴会可能是指古代中国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江南一带。这句表达即使身处寒冷之境,也难挡离别之情。
- 梦中曾自洛阳来:洛阳是古都,这里用“梦中”暗示了某种梦境或想象中的重逢。
- 任飞白鹤先提锡:白鹤通常代表纯洁和高洁,这里提到它先于人前提锡(锡杖),表明有高僧先行。
- 欲饭青猿已筑台:青猿在这里可能暗指修行的人,他们已经筑起修行的场所。
- 师到诸天合欢喜:师指的是法师,诸天则泛指所有的天神。这句话意味着法师的到来会让所有天神都感到欢喜。
- 百千万亿阁门开:阁门可能指的是佛教寺庙中的阁楼入口,百千万亿则表达了数量之多。
译文:
你的内心如熊熊燃烧的烈火,在寒冷的夜晚被扑灭,但风一吹拂,风铃又会响起。你在雪地中依旧思念着离别的故乡,仿佛在梦中曾经从洛阳归来。你已经如同高僧一般,提前一步,手持禅杖走在前方。你已经准备好在修行之地筑起自己的小屋。当你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天神都会欢欣鼓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寺院的描述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开始时,诗人将自己比作内心未灭的烈火,随后以“幡动铃鸣日几回”形象地描绘出佛寺中日常的宁静与庄重。“雪里依然吴会别,梦中曾自洛阳来”两句表达了虽然身在寒冷之中,但仍念念不忘故乡之情,同时暗示了自己曾在梦中返回过故土。最后两句“任飞白鹤先提锡,欲饭青猿已筑台”,则展现了自己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准备。结尾处“师到诸天合欢喜,百千万亿阁门开”,更是表达了对未来佛门中迎接法师到来的期待和喜悦。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也体现了他对修行生活的追求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