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础遗隍问旧疆,龙门马牧总茫茫。
接天波浪三江口,横地风云百战场。
尚有帆樯下巴蜀,无多户口在耕桑。
不堪原野萧条地,吹角重城倚夕阳。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荆州二首 其一”

“剩础遗隍问旧疆,龙门马牧总茫茫。”

  • “剩础遗隍”:指的是遗留下来的废墟和城墙。
  • “问旧疆”:询问过去的地方。
  • “龙门马牧”:指襄阳附近的龙门滩和马牧滩。
  • “总茫茫”:全部是茫茫一片。

译文:在残垣断壁中寻找昔日的疆土,襄阳附近的龙门滩和马牧滩都淹没在茫茫的水波之中。

“接天波浪三江口,横地风云百战场。”

  • “接天波浪”:形容波浪汹涌,似乎要与天空相接。
  • “三江口”:长江、嘉陵江和汉水的交汇处。
  • “横地风云”:指整个大地被风云所笼罩。
  • “百战场”:指无数个战场。

译文:三江河口波浪滔滔,仿佛要与天空相接;整个大地都被风云笼罩,仿佛无数战场。

“尚有帆樯下巴蜀,无多户口在耕桑。”

  • “帆樯”:船上的桅杆。
  • “下巴蜀”:指湖北、四川一带。
  • “耕桑”:种田。

译文:还有船只桅杆从湖北、四川等地归来,但人口减少,很多人不再耕作而从事农耕。

“不堪原野萧条地,吹角重城倚夕阳。”

  • “萧条地”:荒凉的地方。
  • “重城”:坚固的城堡。

译文: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原野的荒凉之地,只有夕阳斜照下坚固的城堡。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荆州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个人生活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关注。诗中的“剩础遗隍”、“龙门马牧”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古代荆州地区的历史变迁和自然环境。同时,诗歌也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艰难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