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班
钝吟书要 八分书只汉碑可学,更无古人真迹。近日学分书者乃云:“碑刻不足据。”不知学何物? 注释:钝吟书,即苦思钻研书法的意思。八分书是隶书的一种,起源于汉代,只有汉代的碑文可以学习,因为汉代的石碑上刻有隶书。最近有些人认为“碑刻不足据”,意思是认为碑文不能作为学习的依据。他们不知道应该学习什么。 汉人分书多剥蚀,唐人多完好。今之昧于分书者多学碑上字,作剥蚀状,可笑也!虞世南庙堂碑全是王法,最可师
诗句 - 钝吟书要:意指在书写时应该注重笔法与结构,不轻率。 - 虞世南能整齐不倾倒,欧阳询四面停匀,八方平正:强调书法的整洁和平衡。 - 此是二家书法妙处,古人所言也:指出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书法特点。 - 欧书如凌云台,轻重分毫无负:形容欧阳询的书法像高耸入云的高楼,没有一点偏重或偏轻的地方。 - 姜立纲尤俗:批评姜立纲的书法风格平庸无奇。 - 王右军如凤,李北海如俊鹰
诗句: 1
诗句译文: 雾霏霏,雨微微,伥鬼啼哭啼不住。猛虎饥渴难忍耐,长啸一声冲出门。它山中的黄犊与小狼,见到老虎相顾失色心惊惶。夜闻前村失黄犊,山道泥滑虎印深。天知道这恩情多巨大,却只把你们当食物供养。不见泰山之下妇人哭,但闻黄河之畔老人叹。 注释译文: 1. 猛虎行:乐府古题,本为歌辞。借猛虎比喻暴虐的官吏。 2. 烟霏霏:指烟雾迷蒙,天气昏暗。 3. 雨微微:小雨淅沥,细密而连绵。 4. 伥鬼
【赏析】 此诗是李贺在长安应试时,与友人赠答之作。诗中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忧虑和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自许直如绳。”诗人以“绳”比喻自己的志节,表示自己为人正直、刚毅,决不阿谀奉承。“看君白如雪”,这里以“玉”比喻友人的品格高洁、纯洁,表明自己对友人的赞赏。“一朝更变不似先。”诗人用“冰”“霜”比喻世事变化无常。“雾里看花云里月”
诗句释义:回首望去,曾经繁华的空城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灰烬堆积如山。谁能想到,那些白骨之中隐藏着仙界才子的风采。 译文:回首望去,曾经繁华的空城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灰烬堆积如山。谁能想到,那些白骨之中隐藏着仙界才子的风采。 赏析:冯班的《游仙诗六首》中“回首空城一掬灰,谁知白骨是仙才。辽东城郭非如故,何不丁仙更一来。”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仙人逍遥自在生活的感慨
春风一夜吹江色 千里细烟生乱碧 草芽纤细遍金陵,古石苔荒江令宅。 注释: - 诗句1:“春风一夜吹江色,千里细烟生乱碧。” 描述春天的夜晚,春风轻拂着江面,将江水染成一片朦胧的碧绿色,远处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诗句2:“草芽纤细遍金陵,古石苔荒江令宅。” 描绘了金陵城中,草芽细细的嫩绿覆盖了整个城市,古老的石头上长满了苔藓,显得荒芜但充满生机。 赏析: - 春风之夜
年光岁岁常如此,千烧万战台城圮。 鸱尾尘埋三阁平,张孔销亡二周死。 注释: 年光岁岁常如此:每年的时光照常如此。 千烧万战台城圮:经历了无数次的战火和破坏,台城的城墙已经倒塌了。 鸱尾尘埋三阁平:鸱尾(古代宫室顶部装饰物)上的灰尘已经埋没了三层高阁。 张孔销亡二周死:曾经显赫一时的张家和孔家都走向了衰败和灭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述,展现了唐代诗人对江南地区的深深眷恋
诗句释义:石头城下,长江的水悠悠流淌,暗算兴亡得失有多少筹。 译文:石头城下,长江的水悠悠流淌,暗算兴亡得失有多少筹,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石头城的景色和长江的水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山川依然繁华,两桨依然迎接莫愁,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不变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石头城下长江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长江水流的观察,暗算了历史的变迁
诗句注释与赏析 第1句:配直长林禁散行,飘飘羽帐缀珠缨。 - 关键词:配直、长林禁、散行、羽帐、珠缨 - 解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宫廷侍卫在长林禁地巡逻的情景,他们身着华丽的羽帐,头戴珠缨,显得威武而庄重。 - 赏析:通过“配直”和“长林禁”这两个关键词,诗人展现了宫廷侍卫的职责和身份。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守护皇宫的安全。而“飘飘羽帐缀珠缨”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装束之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