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解析】 本词的上阕写夜宿烟浒楼忆寤舅京师邀黄三,下阕写梦回思忆当初事、寒雪飘飘、更漏迢迢,共醉胡衕。全词抒发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怀念和眷恋。 【答案】 ①昨夜在烟浒楼上宿,今早醒来想起我那死去的妻子。 ②人间夫妻不能长久地相处,如今妻子已离我而去,这凄清寂寞的情景,正与我此刻的感受相吻合。 ③但有魂灵在游荡,无复红楼听潮声。 译文:昨夜在烟浒楼上过夜,一觉醒来想起我死去的妻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读懂全诗,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词,上阕主要描写月夜下女子的寂寞之情;下阕主要抒发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1) “交疏放绿人初静”句意:月色朦胧时,柳枝疏影里,人影初定。 赏析:这句是写月下女子的闲适之态,以“交疏”二字写出柳条随风飘动的样子。“疏”字也暗含了女子的孤独之感。“放绿”,即疏疏的柳树在月光下显得特别美丽。此句为下句的铺垫。
《采桑子·题伍乐陶兰石立轴》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一帘梦雨潇湘景,别有幽花。” - 注释:一帘梦雨,指的是细雨朦胧的景象;潇湘,指湖南一带,常用来形容江南风光,此处可能是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一带的风景;幽花,意指隐秘而美丽的花朵。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幅如梦如幻的潇湘美景,其中还暗含着一种含蓄的美。诗人通过“幽花”二字
诗句解释 - “采桑子 忆京师丁香”:这是诗的题目,表明作者在怀念京城的丁香。 - “绿香一影红帘底”:描述的是丁香树的影子和花香映衬在红色帘幕之下的情景。 - “细叶疏花”:强调丁香树的细叶和稀疏花朵。 - “月淡烟斜”:描绘了夜晚月亮微淡、烟雾斜斜的景致。 - “燕子光阴旧日家”:燕子归来,意味着时光流逝,回到了过去的家园。燕子是候鸟,通常春天来临时返回南方,夏天则南飞
《采桑子·艳词空冠花间集,不上云台。却上阳台,一读南华事事乖。谢郎朋齿狂犹昔,红粉成灰。蜡炬成灰,剩得闲情赋锦溪。》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诗作。此诗首联写“艳词”之高,不入《花间集》,却上“阳台”,以反衬之。颔联写“艳词”之低,一读南华,便觉得不合意;再读《离骚》,也觉不顺心。颈联写艳词虽低,但作者仍能保持自己清醒头脑,不为所惑。尾联写“艳词”虽低,却有闲情逸致,可以吟咏寄托
《采桑子·闺情》 镂金蹙雾红衫薄,妆罢嫌迟。 出茧双眉,不遣春愁露一丝。 粉笺银沫云蓝滑,待写新词。 半晌寻思,闲教丁香画雀儿。 注释: 1. 镂金:指衣服装饰着金色花纹。 2. 蹙(cù)雾: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3. 妆罢嫌迟:化妆后觉得时间过得慢。 4. 出茧双眉:形容眉毛像蚕茧一样细长而富有生机。 5. 丁香:一种植物,以其香气著名。这里比喻女子。 6. 粉笺(jiān):白色的信笺
【注释】: 霜红一树斜阳冷,堕叶惊蝉。 衰草如烟,倦枕支秋梦不全。 浮名只为填词误,诗酒流连。 花月因缘,写入乌丝尽可怜。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感叹世态的词。首句“霜红一树斜阳冷”,以“霜红”点时令,“斜阳冷”渲染凄清之境:“堕叶惊蝉”,写暮秋时节落叶飘零,寒蝉凄切之声。两句写景,为下文抒情蓄势。“衰草如烟,倦枕支春梦不成。”“衰草如烟”,既指草长得茂盛,也暗喻时光易逝
【诗句释义】 1. 采桑子:一种词调名,又名“相见欢”。 2. 拥衾坐到三更尽:抱着被子坐到了深夜。 3. 玉漏丁冬:玉制的漏壶滴答作响。 4. 檐马丁东:屋檐下的风声在东方响起。 5. 年年总是伤憔悴:每年都感到身心疲惫,憔悴不堪。 6. 春也愁浓:春天里也充满了忧愁。 7. 秋也愁浓:秋天里也充满愁绪。 8. 秋叶春花各自红:秋天的叶子和春天的花儿都各有其颜色。 【译文】
【赏析】 《采桑子·重阳过也成虚负》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作者罢官居杭期间。词上片写泛舟红桥登平山堂的情景。下片写秋日游湖的所见所感。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意境清旷空灵,含蓄蕴藉,饶有风味。 “重阳过也成虚负”,点明题意,为全词定调。“重阳”是九月九日,古人于此日登高饮菊花酒。“虚负”意为白白地辜负了美好的时光。此句表达了词人对光阴易逝、年华虚度的感慨。
《采桑子二首 其一》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年光得得匆匆去,二十黄州”:岁月匆匆,不知不觉间已经二十了(黄州),意味着岁月飞逝。 - “三十苏州,懒去重登太白楼”:三十岁时去了苏州,懒得再去登上太白楼。 - “青山黄阁传何事,半为闲愁,半为忙愁”:青山和黄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半是因为闲愁,一半是因为忙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