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过也成虚负,赖有诗仙。
肯作延缘,人与黄花共一船。
沿堤转尽垂杨路,水影桥边。
山影樽前,画出伤秋雨后天。
【赏析】
《采桑子·重阳过也成虚负》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作者罢官居杭期间。词上片写泛舟红桥登平山堂的情景。下片写秋日游湖的所见所感。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意境清旷空灵,含蓄蕴藉,饶有风味。
“重阳过也成虚负”,点明题意,为全词定调。“重阳”是九月九日,古人于此日登高饮菊花酒。“虚负”意为白白地辜负了美好的时光。此句表达了词人对光阴易逝、年华虚度的感慨。
“赖有诗仙”。这里的“诗仙”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其诗才横溢,被誉为诗仙。这句词的意思是,尽管错过了重阳佳节,但我还有诗仙李白这样的朋友相伴,不会感到孤单和遗憾。这种豁达的心态反映了词人的乐观精神和对友情的珍视。
“肯作延缘,人与黄花共一船。”这里,“延缘”是指牵牛花攀附在篱笆上生长的样子。“人与黄花共一船”,意味着自己就像那朵牵牛花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中,与朋友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这里的“黄花”既指菊花,也暗指李白的诗篇,因为李白以诗名世,其诗风如菊之清香。
“沿堤转尽垂杨路,水影桥边。”“水影桥边”,即水波荡漾,映照着一座小桥,增添了几分诗意。这两句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湖畔,感受着自然的清新与美好。
“山影樽前,画出伤秋雨后天。”这里的“山影樽前”形容秋天的景色,而“伤秋雨后天”则暗示了词人在雨后初晴时的感受。雨后的秋天更显得清新而宁静,但同时也带来了离别的伤感。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词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色,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展现了词人的高洁品格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