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注释】 杏子花:杏花。 融酥:指春雨滋润万物,像融化的油脂一般。 五噫:古代悲叹之声。这里借指自己身世飘零。 扶篮通子:扶杖而行。通子,即竹简,用竹片制成的书卷,可装诗书。 侍书清娱:指在书房读书作乐。 搓鬓长吁:形容忧思不断。 【赏析】 《采桑子 · 正月雨中忆节庵病》是北宋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回忆作者的一段往事,表达了对节庵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江南杏花时节的春雨为背景
采桑子 盈盈红粉搴帘入,身是惊鸿。名是轻红。笑问萧郎可见容。 珊珊玉骨轻能举,走上薰笼。立上屏风。飞燕今宵在掌中。 注释: 盈盈红粉: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娇艳。搴:揭起、提起。 身是惊鸿:比喻人像惊起的飞鸿,轻盈飘逸。 名是轻红:指女子容颜如红似轻。 笑问萧郎可见容:用萧郎来暗指对方,询问能否一见自己芳容。萧郎:古代传说中男子的别称。 珊珊玉骨:形容女子皮肤白皙、身材苗条。 轻能举:轻盈地举起。
【注释】 怪:感到奇怪 独睡红房:在红漆的房间里独自睡觉 枕簟潇湘:用潇湘的竹席和竹枕 刍尼扑落梧桐子:蟋蟀鸣叫,落下梧桐子 薰香:点上灯 小玉:古代神话中西王母的侍女名。 【赏析】 这首词写闺情。全词以写景起兴,由夏夜的蟋蟀声,引出闺中女子对远人入梦的盼望,再由室内的静寂、清冷,到室外凉风习习,最后写女子移烛于外厢的幽怨,层次分明。全词虽只写女子一人
【解析】 1.“别来滋味尝都遍,花事无心”句:此句是说自从离别之后,相思的滋味尝遍了,对花木花草也无心观赏。 2.“又负黄花到胆瓶”句:此句是说连黄花也被辜负了,它只能被放到了瓷胆瓶里。 【答案】 【参考译文】 我相思的苦味已经尝遍,深掩着红屏风。夜已深,漏已停,灯也熄灭了。一觉醒来时,已是清晨时分。自从离别以后,相思的滋味尝遍了,对花木花草也无心观赏。就连那曾经陪伴我度过许多美好时光的菊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意误解、曲解的内容,并且注意不要以自己的理解去妄加改动。另外,还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推敲。此题注意重点把握诗句的意象“帐”“笼”等。 【答案】 ①晓色朦胧(天刚破晓时的天色)②不辨帘栊(不能辨认门帘)。③隔帐梅花(隔着帐子吹进梅花香气)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百字令”。双调,五十八字,上下阕各四仄韵。上阕四句三平韵,下阕四句三平韵,前后阕各两平韵,两仄韵,共八句。 雨帘 :指雨幕。 梦地:梦境。模糊:形容梦醒后的感觉。 竹醉花扶:以竹的醉态和花的形象来形容风儿拂过的景象。 过枕茶声:指被茶叶的香气所笼罩。 故人 :旧日的朋友。 江干信 :书信在江边。 借问:顺便询问。 庭梧:庭院里的梧桐树。 秋意:秋天的气息。
以下是对《采桑子》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凭高满面东风泪 - 凭高:形容站在高处,视野开阔。 - 满面:满布脸上,表示程度深。 - 东风泪:春风如泪般温柔,泪水滴落如春水潺潺。 - 独立江亭:独自一人站在小亭之中,静看江水流淌。 - 流水歌声:江水潺潺,似乎在低语着无尽的故事。 - 销尽年涯不暂停:时光流逝,如同江水不停歇的流转,岁月已无法挽留。 2. 归来自掩香屏卧 -
【注释】 竹声到枕凉如许:竹叶的沙沙声传到枕边,使人感到如此清凉。 翠湿纱㡡:绿色的水珠滴在纱衣的袖子上。 香断灯孤:夜深人静,只有一盏孤单的灯,没有香味了。 冰簟银床:冰丝编成的席子,银白色的床。 穿花去:走出花园。 罗袂沾濡:衣袖被露水打湿。 明珠:珍珠,比喻露珠。 前溪:小溪。 【赏析】 《采桑子》是一首词牌名,此词为作者晚年所作,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词意境清新
【注释】: - 皋桥水:指苏州市的金鸡湖。 - 花雨冥冥:花朵飘飞,像细雨般纷纷扬扬。 - 歌泪盈盈:歌声和眼泪交织。 - 不解西流总费声:不解为何流水总是发出声响。 - 画船烟泊:指画船在烟雾中停泊。 - 灯火高城:指夜晚灯光照映着古城的高墙。 - 弦管残更:指夜深人静时的音乐演奏声。 - 无奈明朝酒易醒:无奈明天酒量会减退,容易让人醒来。 【译文】: 最让人销魂的是金鸡湖水,花雨纷纷
采桑子·雨坐示惠君 年时听雨高楼上,痛惜花枝。明日离披,喜道今宵美睡宜。 而今风雨巴山夜,相对如痴。点滴寻思,不耐新凉更索衣。 注释:年时:去年的时候。 高楼:高处的楼台。痛惜:非常惋惜。明日离披:明天就要分开了。 离披:离别的意思。喜道:喜欢地告诉。今宵美睡:今天晚上睡得好。 而今:现在。风雨巴山夜:夜晚下雨的山中。对:面对。 如痴:像醉了一样。点点:形容小雨的样子。寻思:思考。 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