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
【注释】 燕台:指唐代诗人高适的故居。秋兴:秋天的感慨。 刘蕡(fán):唐朝进士,因上书直言得失被贬为长沙县尉,死于任上。贾岛:唐朝诗人。能诗:善于作诗。荒伧(cāng):边远荒凉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燕台故居所感怀时事而写。 开头一句“黄金虽系寻常物”,以寻常物喻黄金,意在说明黄金虽贵却无足重轻,表明诗人不慕富贵的思想。“好士能留万古情”句,是说有志之士能永留千古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三句写怀人。 乙邜九月有怀泥河张元裕诗坛 爱君独负有诗才,旧相风流东阁开。 树里灯明谈往事,花间酒满趁青苔。 未沾一命牛衣泣,读罢三冬画角哀。 七夕中秋都过了,征鸿度尽约君来。 注释: 乙邜,地名。九月,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泥河,地名。张元裕,诗人的字。诗坛,指诗歌创作场所。 爱君独负有诗才,旧相风流东阁开。 树里灯明谈往事,花间酒满趁青苔。
独坐悲秋意不伸,登高回首倍伤神。 自倾竹叶酬佳节,哭向黄花忆故人。 玩世颇宜师柳下,为文何必效先秦。 参差雁叫长空里,老屋枯桑夜雨频。 注释:独坐时悲伤秋天的到来无法舒展心情,登上高处回首望去更感到伤感。自己倒酒来庆祝美好的节日,对着菊花想起老朋友。对于世事应当像柳下惠那样恬淡,为文写作不必刻意去效仿先秦诸子。在空旷的天空中可以听到参差不齐的雁鸣声,夜晚雨水打湿了老屋和枯萎的桑树。 赏析
【注释】 ①洪流浩浩百川腾:指黄河的波涛汹涌,河水奔腾。②昏垫(zǎn):水灾、旱灾。③瓠子:即瓠子口,在河南濮阳县西南,是黄河的一个大缺口。④淇园:指淇水之北的园林。⑤蒸黎:泛指百姓。⑥鱼腹:像鱼一样被剖开肚子。⑦侧席:坐席不正,比喻官位卑下。⑧舂陵:指西汉末年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南阳郡舂陵县。⑩何人:是谁。⑩慷慨咏舂陵:即《咏史》中“王侯豆萁不须计,得似当年卧龙石”
【注释】 野鸡铺:地名,位于今江苏南通。 觱发:即觱篥,一种乐器。 秋波:比喻秋天的景色。 终古:永远。 鱼灯:指渔船。 鱼灯沉宝玉:形容渔船上灯火闪烁,如宝珠落水。 平原:泛指田野。 马首:指战马的头。 蠡: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入水的鸟。 公渡河:指渡过长江,泛指南方地区。 青笠:青色的斗笠。 【译文】 秋风瑟瑟,吹动着草木,也吹动着人们的悲愁和哀怨。 在荒废的墓地上,渔夫们点亮了鱼灯
【注释】 贺白仲调补中行:指唐人白仲调任中书省参议官。白仲,即白敏中,唐末五代时宰相。 蹇驴远道漫劳辛:蹇驴,即蹇馿,一种形似驴而小的马,古代常用来作信使。漫劳辛,即辛苦劳累。 彤庭:指朝廷。天人策:皇帝任命官员的诏书。 郭隗:战国时燕昭王曾重用乐毅等贤士,郭隗为报恩,游说燕王筑高台招贤。 东垣:唐中书门下省设东西两垣,称东西门下省。作赋压于鳞:指文采飞扬,如鱼跃龙门一样。 提戈草檄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寥落荒城赋索居” - 解析: - “寥落”表示孤独和荒凉,形容诗人居住的环境或心境。 - “荒城”通常指被遗忘或废弃的城邑,给人一种萧条、无人问津的感觉。 - “赋索居”可能意味着诗人被迫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感到无望和失落。 - “索居”通常指没有亲人或朋友相伴的独居生活。 - 注释: - 描述诗人因战乱或其他原因流离失所,居住在荒凉的城镇中,生活孤单。 2.
千秋台 田园幸尔赋归来,世运江河亦异哉。 自有黄金登要路,不将青眼问蒿莱。 闭门搔首临王帖,送客高歌到汉台。 铁马玉衣久寂寞,荒林鸦噪使人哀。 注释: - 千秋台:指代诗人居住的乡村或城市中的某个地方,与“田园”相对应。 - 田园幸尔:在诗中,田园是指诗人的家乡,而“幸尔”表示庆幸、欣慰之情。 - 世运江河:指世间的变迁和命运的沉浮。 - 自有黄金登要路:意为有财富的人可以轻易地登上高位。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技巧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先明确题干所给的“格式要求”,即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结合全诗分析。 第一句“僻性从来厌世哗”,意思是说自己生性高洁,向来厌恶世俗的喧嚣。“僻性”是“本性”的意思,“厌世哗”是讨厌世俗喧闹的意思;第二句“幽居当问武陵花”,意思是说在幽静的居所,应当像《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一样,去询问那武陵的桃花。这一句用典
【注释】: 悠悠坐忆东篱菊,怅怅时怀双鲤书。 稽古桓荣终见用,散金疏广可能如。 霜黄梧碧侵寒月,秋老枫丹向索居。 琐闼几年随晓仗,为郎皓首漫踌躇。 译文: 我在深深的庭院里坐着,想起那东篱边的菊花,心里惆怅不已,时时怀念着那书信中的内容。 我常常想,像东汉桓荣那样,终会被重用,而像疏广那样,即使有财富也会被子孙分掉。 梧桐叶上的霜已经变成了黄色,窗外的梧树在月光下显得更绿了。秋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