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处全
【解析】 (1)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飗。 ①“明月浸瑶碧”中的“浸、瑶碧”均为形容词作状语,“浸”意为“浸染”,形容月光皎洁;“浸”意为“浸染”,形容月光洁白。 ②“偏来照我”中的“偏”是副词,表示意外的、不寻常的意思,意为“偏偏”。 ③“知我白发不胜愁”中的“胜”为介词,意为“比”。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 2.其三:这是第三首,作者自作《水调歌头》共三首。 3.春事已如许:春天的景色已经如此美好了。 4.柳眼:柳树新叶初生时像人的眼睛一样明亮,故称。 5.桃李何似:比喻故乡的景物如何。 6.嵩高:指中天。这里代指京城,即今河南省洛阳市。 7.清梦绕瀍洢:梦中的景象环绕着瀍河、洢水。 8.扶杖欲行乐:拄着拐杖准备去游玩。 9.引千卮:举着酒杯。 10.投老:年纪老了
【注释】 《水调歌头·送王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一首诗。此词上片写离别之情,下片抒发对故土和友人的思念。全词表达了词人与友人分别之际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他对江山故国的无限深情。 上阕:上马趣携酒,送客古朱方。秋风斜日山际,低草见牛羊。酩酊不知更漏,但见横江白露,清映月如霜。平睨广寒殿,谁说路歧长。 上阕首二句,词人在临行前,拉着朋友的手,一同上马,提着美酒,送到了古朱方(今安徽合肥)这个地方
【注释】 冒:冒着。干:干戈,兵器。吴儿:吴地的人民、水军。利剑戟:锐利的武器。斩蛟鼍:杀蛟龙和水怪。胡尘:指边塞的烟尘。半生忧患:一生忧虑国事。成老态:变老了。貌无恐:脸上没有恐惧的表情。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写的一篇咏叹自己壮志未酬,年华已逝的抒情之作。词中抒发了自己壮志未展的悲慨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全词语言豪放,意境开阔
临江仙·木犀 【注释】方壶: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处。明黄衫子:即仙人的服饰,黄色是皇帝的颜色。羽葆翠璁珑:古代帝王的仪仗队,羽葆翠璁珑,指装饰华美的旌节。河汉:银河。月轮:月亮。 【赏析】《临江仙·木犀》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上片描写桂花盛开的景象。下片写桂花飘落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①高簪履:高官显位。 ②昌言动冕旒(mùliú):指直言进谏,能动帝王的听览。冕旒:帝王冠饰,这里泛指帝王。 ③五花:指各种花色,喻指朝廷中的官员。 ④万户合封侯:指朝廷中有许多官员被封了官爵。 ⑤黄金带:指高官显贵所戴的用金线串成的绶带。 ⑥白玉楼:指高官显贵所住的地方,也指朝廷。 ⑦大槐国:指唐朝的长安城,唐玄宗曾自号“大圣皇帝”,故长安又称“大槐宫”。 ⑧起灭等浮沤(ōu)
【注释】 深静堂:即“深山堂”。在今四川雅安,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 鼎来朱墨:用红笔写成了诗。朱墨:古代书写所用的颜料。 两夕:两天。 野岫(xiù):山间的小丘。 巀嵲(niè niè):形容山峰高耸陡峭、云雾缭绕的样子。 回塘足雨绿周遭:池塘周围长满了绿色的草药。 翻经:佛教语,指阅读佛经,此处借指研习诗文。 么么:谦辞,表示谦虚。 【译文】 我来到深山堂,用红色的笔写出了诗歌
诗句释义与译文 桂籍联升望舜裳(注释): 桂籍指的是朝廷的官职,联升意味着连升三级。这里的“望舜裳”可能指的是一种期待或向往,希望如舜帝一样成为一位有德之士。 香飘折槛馥天光(注释): 这句描绘了桂花香味四溢的景象,使得整个庭院都沐浴在芳香之中。 我心但愧蒹葭倚(注释): 蒹葭是芦苇的一种,这里比喻自己像芦苇那样低矮、无助。“但愧”表示惭愧之意。 众目争观鸿雁翔(注释):
【注释】 深静堂:即静室,指书房。 韨(yù):通“裾”,衣服。引兴长:引起兴趣。 一枝安静境:指一枝梅花,喻指清幽宁静的场所。九曲泛流觞:指在曲水边宴饮赏月。流觞,古代一种游戏,以木杯浮于水上,顺流而下,取者饮之。泛,泛舟,泛指宴饮。 凉生客枕秋将老,月上纱窗夜未央:指入夜后,凉意渐渐袭来,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直到月亮爬上窗户,夜色才渐渐散去。 诗材:诗歌的材料或素材。 惜哉:可惜啊。
蜕龙洞 龙化当年去不回,空馀古洞出崔巍。 苍苍野色连天远,脉脉泉音穴地来。 壁上梭飞三尺雨,匣中剑跃一声雷。 红云六月炎蒸处,应作商霖泽九垓。 【注释】 ①蜕龙:传说龙能变化成龙,这里指代龙。 ②崔巍:高大、雄伟的样子。 ③尺:一尺约等于10寸,这里用作比喻。 ④匣:古兵器的容器。 ⑤商霖:商星,即心宿,属南方星座。 ⑥九垓:极言其广或深。 【赏析】 这首七律诗描写了龙在天上飞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