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之
《丹井陈子白母挽词二首》是宋代诗人林亦之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哀曲梧桐夜: - 梧桐:这里可能指的是夜晚的梧桐树,象征孤独和寂静。 - 夜:表示时间,暗示诗人在夜晚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 - 哀曲:表示悲伤的乐曲或声音,表达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 2. 何年苜蓿盘: - 苜蓿盘:一种古代的食物,象征着丰盛和富贵。 - 何年:表示不确定的时间
这首诗是苏轼对一位名叫吴七丈的友人的诗作进行回应的作品。吴七丈在上元节期间寄给他一首诗,表达了对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感慨。对此,苏轼写下了这首和韵之作,以表达自己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我们看到“空齐自合冷如灰,何物龙钟似不才。”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岁月流转中,逐渐变得苍老、憔悴的形象。其中,“空齐”指的是孤独的状态,“自合”表示自然而然地形成
这首诗是杜甫的《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游》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双阙已嗟秋草边,两楹谁作麦堆前。 幸逢皂盖行春日,如见红泉讲道年。 工部先生天下士,莆阳太守大夫贤。 斯文直待斯人出,千载名声与共传。 注释: - 谢林守:指杜甫在成都的友人李林甫。 - 双阙:古代宫殿的两侧有门楼,形似阙(古代的一种建筑),这里指皇宫或官府。 - 嗟:叹息,表示感慨。 - 两楹:古代房屋两侧的柱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的,表达了他对林黄中深深的敬仰之情。 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 泥封款款下青冥,却许麾幢换使軿。 夔子城头开幕府,杜陵诗卷作图经。 十年去国未还国,万里长亭更短亭。 可信明时好人物,乱猿啼处是州厅。 注释: 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向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表达敬意。 泥封款款下青冥:用泥封的方式密封书信,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却许麾幢换使軿
寒原何处哭,下马欲销魂。 白日数行泪,黄柑十里村。 传家犹墨绶,聘妇尽朱门。 似此何多恨,空沤不要论。 注释: - 古龙孺人曹氏挽词是宋代诗人林亦之的作品,本诗通过描述寒原上的哭泣场景、下马后的销魂之态、泪水的流露以及黄柑村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悼和无尽思念。 - “寒原”指的是荒凉的原野,“何处哭”表达了诗人在这片寒冷之地无法宣泄的悲痛之情
【注释】 1、嫁娶:指女子出嫁。比邻:邻近,接近。 2、门庭:门户庭院。古木:指老树,幽深的树木。 3、稿砧:旧指妇女捣衣砧石。相好:互相友好,亲如朋友。 4、兰玉:指君子和淑女,比喻男女之间美好的关系。 5、双鹤:指夫妻。何处:指不知所在之处。孤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神鸟,雌雄不能交配。不到头:没有结果。 6、通家:指有交情的家庭。丘嫂:指妻子。愁涕:形容悲伤流泪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愔的《孺人郑氏》。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第一句:“国子先生宅,相传此母贤。” - 注释:在国子学府(即国学)的宅院里,据说这位母亲很贤良。 - 赏析:这里通过“国子”二字,既点明了地点,也暗含了人物的身份——一位学者之母,从而为后文铺垫。 第二句:“一哀孤屿下,再拜十年前。” - 注释:我在此岛上哀伤地哭泣,那时我已经向你告别了十年。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
江楼陪范长官宴自警一篇戏呈郑主簿 几回过海上,此日暂踌躇。 未尽尊前酒,还奔使者车。 官人无少暇,贱子敢安居。 一亩芭蕉圃,如今要自锄。 【注释】 几回:几次;过海:泛指经过海路;此日:近日;暂:暂且;踌躇:犹豫、迟疑。 尊前:指酒杯之前或面前的酒樽;未尽:没有喝完;还:返回;奔:赶;使者车:指官府的驿马车; 官人:对上级官员的自称;无:不;少暇:闲暇的时间很少;贱子:对自己谦称;安:安稳、舒适
【注释】 网山:地名,位于今安徽宣城境内。二首:指《网山二首》。风涛生长处,土地属东隅:意为网山的地理位置在东南方向。 树树悬鱼网,村村吹鹧鸪。 酒旗孤屿见,书卷一山无:意为网山周围有渔村,渔民们常挂上鱼网;而山上却看不到一家书香人家。 欲趁鸡豚社,深惭身业儒。 【赏析】 此诗是作者隐居网山时所作。诗人以“风涛生长处”点明自己居住的位置,以“土属东隅”表明自己的籍贯,并由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抱负
这首诗是林伯谟为友人所作挽词。下面是逐句释义: - 幽情千木外,巧思百花前: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之情。 - 好事如吾子,伤心叹蚤年:感叹时光荏苒,人生易老,美好的时光如同过眼云烟,而自己却已经失去了亲人。 - 桃蹊亲意悦,薤曲里人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逝去的亲人的深深怀念。 - 半夜悲笳起,凉天野月悬:表达了诗人在深夜听到悲笳声,看到明月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