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
【注释】 严陵: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故里——会稽郡,今浙江绍兴。 钓台:位于浙江绍兴市南,是纪念西汉末年名士严子陵的胜地。 汉纲:汉代的法度、礼制。 国柄: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中兴:重新振兴。 英主:有才能和德行的君主。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经邦手:治理国家的能手。 吏事:政务事务。 樊雉:樊邑的雉堞(古代城上的矮墙),泛指城池。 石濑:清澈的溪流。 苍崖:青色的山崖。 羊裘
【注】 ①冬至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②土圭日已南:土圭是古代用来测定冬至和夏至的测量工具,冬至时指向南方,夏至时指向北方,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冬至日在正午时分就向南了。 ③百年生有期:人的一生大约有一百年的时间。 ④新阳潜地脉:新阳指冬至日,冬至日阳光从地下升起,所以叫新阳。 ⑤惨惨群阴微:群阴指乌云。 ⑥尚觉云气昏
《虚心亭》 杨时 山横鳌背碧巑屼,亭对浮筠缥缈间。 萧散认为三径侣,只应长共白云闲。 注释: 虚心亭 :此为杨时所建之亭名。 山横鳌背碧巑屼:形容山势险峻、雄伟。鳌背指巨大的鳌鱼背部,巑屼意为险峻。 亭对浮筠缥缈间:亭台楼阁位于浮萍翠竹之间,景色优美如画。 萧散认为三径侣:形容自己过着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像陶渊明一样过着田园生活。 只应长共白云闲:只应该长久地和白云一起悠闲自在地度过。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绿鬓潜惊老境催,更怜衰病困低回。 (1)“潜”是慢慢的意思;“绿鬓”指青丝的鬓发,这里指自己的年岁;“潜惊”即不知不觉地感到惊讶,形容岁月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老境”指衰老的境界,这里指老年。这两句大意为:不知不觉中感到岁月的流逝,更加怜爱身体衰老、疾病缠身的境况。
注释: 春日五首 雨后残阳照窗明,风儿吹动行云轻轻飘。 坐看庭院幽阴处,时而听到蛛网挂虫鸣。 译文: 春日五首 雨后的余晖洒满窗户,明亮如镜。微风拂过,行云轻轻飘荡。 我在庭院中静坐,四周一片宁静。偶尔能听到蛛网上悬挂的虫子在鸣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的画面。首句“雨馀残日照窗明”描绘了雨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次句“风弄行云点点轻”则描绘了微风吹过
【译文】 春日清晨,云雾缭绕,半空中飘着细雨,天已放晴。我不忍心扫去茅檐上的残花败叶。 我想寻找春天的踪迹,但见万物凋零殆尽,只有黄鹂鸟儿两三声清脆的鸣叫。 【注释】 云霭:形容云气浓密的样子。 霭浮空半雨晴:雾气弥漫在天空,一半是阴雨,一半晴朗。 茅檐:屋檐。 残英:残败的花瓣,指落花。 欲寻:想要寻找。 春物:春天的景象。此处指春色。 飘零尽:飘零无存。 一两声:表示声音很少,只有一两只。
诗句解析: 1. “古椿朝菌已忘年” - 这句诗意味着,就像古代的椿树和清晨的菌类植物一样,它们的生命似乎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这表达了诗人对长寿和永恒生命的向往或感慨。 2. “贫病宁须更问天” - 这里表达的是,对于贫困和疾病,诗人认为不需要再去向天空(可能指命运之神)询问。这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某种程度的接受,或是对生活困境的一种超然态度。 3. “石弹不妨随物化
【解析】 题陈宣事烟波泛宅 忘怀缨绂寄浮居,来泛烟波拟钓徒。 我欲他时清洛上,为君正橹作鲻鲻。 注释译文:忘掉官衔和绶带,寄身于水滨的茅屋,我来泛舟,准备像古人那样垂钓隐居。 我想到将来要治理洛阳的河道,你一定要帮我,用桨把河中的鱼赶到洛阳,让它们在那里繁殖。 赏析: 这是一首写自己退隐生活、渴望为国效力的诗。前两句说自己抛弃了功名利禄,寄身于江湖之中,打算像古人一样,来享受隐居生活的清雅
注释:春日清晨,花瓣飘落如波浪般翻涌,纷纷扬扬地落下。梅花与苔藓相映成趣,仿佛是绣制的地毯,美丽动人。只有猗兰花的香气不减,让人沉醉其中,仿佛能纫取幽静的佩饰系住余下的春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以浮花浪蕊和梅苔作绣茵为背景,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猗兰花的香气不减的特点。诗人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注释: 翠崖千尺峙云高,楼殿翚飞压巨涛。 槛外回峰自连著,只因潭下有灵鳌。 翠崖:青绿色的山崖。 楼殿:指山上的建筑。 翚(huī):五彩羽毛,这里指彩绘的飞檐。 槛(kǎn):窗框。 回峰:指山峰。 连著:连接不断。 灵鳌:神话中的大龟,这里代指水神或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