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方
【诗句释义】 偈三首:达磨祖师在脚底,踏不著兮提不起。 子细当头放下看,病在当时谁手里。 张公会看脉,李公会使药。 两个竞头医,一时用不著。 药不相投,错错,吃茶去。 【译文】 达磨祖师在脚底,踏不著兮提不起。 仔细当头放下看,病在当时谁手里。 张公会看脉,李公会使药。 两个竞头医,一时用不著。 药不相投,错错,吃茶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医生的诗。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
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 文殊弹指,罔明出定。 今日重新,打翻旧令。 女子瞿昙,在我心镜。 注释: 1. 文殊(文殊师利):梵语音译,意译为妙法。文殊是佛教菩萨之一,代表智慧。 2. 弹指:用手指弹地,表示时间很短。 3. 罔明:没有光明,比喻迷茫、困惑。 4. 出定:从某种状态中恢复过来。 5. 今日重新:今天重新开始。 6. 打翻旧令:打破了旧的规则或习惯。 7. 女子瞿昙:女子的名字。 8.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佛教中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描述了一位剑术高超的大师,他的剑法如同切豆腐一般轻松,没有人可以猜透。这位大师不触犯锋芒,保持正直,他的心印就是佛法,为人们开启智慧之门。 诗句释义: 1. “吹毛宝剑当机妙”:比喻技艺高超,如同用吹毛的方式就能辨别真伪一样,剑法精妙绝伦。这里的“吹毛”是形容剑法非常精准,能够轻易地辨别出事物的真伪。 2. “切玉如泥孰可猜”:形容剑法之快
【注释】 1. 灵性包群象:灵性,指佛性。灵性如同包容所有众生的大象般伟大无边。 2. 千年寿最优:寿命长久且最优秀。 3. 既知身是幻,何用壳埋头:既然知道肉身是虚幻的,又何必执着于肉身而埋头苦修呢? 4. 护惜虽深固:虽然珍惜保护得十分坚固。 5. 推迁已密流:推移流转已非常隐秘。 6. 大随鞋盖处:即“大随”的鞋盖之处,指佛教中修行的场所。 7. 若个辨踪由:如何辨别这些踪迹和缘由呢?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金槌一敲,剑光闪闪。百万雄兵,都睁大了眼睛。诗人通过写金槌和宝剑,表现了战场上的威风气势。 【注释】 1. 颂古:指《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的《战城南》。 2. 金槌:指军用大锤,击打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雷声。 3. 宝剑:指长剑,比喻英勇善战的军队。 4. 百万之众:意谓军队数量庞大。 5. 齐着眼看:意思是都睁大眼睛看着。 6.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
【注释】: 偈颂十五首 其十四 1. 【第一玄】:佛教语。谓一切法皆空之本源,即真空。 2. 【第二玄】:指“二乘”所修之空,即假空。 3. 【威音前】:“威音”,佛号。谓佛说法时之威猛音声。此指佛之威德与教化之力。 4. 【直透威音前】:直指、透彻地通达于佛之威德与教化之力之前。形容对佛法有深切的理解与领悟。 5. 【曾不落正偏】:佛教语。指佛性非偏正之分,无善恶、是非、对错之别。 6.
注释: 临老方称住持,全无些子玄机。 (在晚年时才被尊称为住持,但一点也看不出其中的玄机) 开口十字九乖,问东便乃答西。 (说出的只有十个字,却有九种不同的回答,无论问东还是问西,他都能给出答案) 如斯出世,讨甚玄微。 (像这样的出世,又有何玄妙深微可言?) 有时拈三放两,有时就令而施。 (有时故意说三句,有时随意应付两句。) 虽然如是,同道方知。 (虽然如此
【注释】: 和蒋运使三颂 其二 了得为官勋业,便是祖佛门风。 心外实无一法,孰云旷劫难逢。 译文: 做官的功勋和事业,就是佛门中的修行。 心外没有其他的方法,谁说在漫长的岁月里难以遇到呢? 赏析: “了得为官勋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做官立功、建功立业的自豪之情。他认为,能够做到这样的官职和事业,就是继承了佛门中的修行精神,体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信仰。这里的“了得”二字
【注释】 ①徐枢密:即徐凝,唐宪宗时为宰相,人称“小裴晋公”。三问:三次发问。②恐怖:恐惧。③断疑:解除疑虑。④双明句:意即消除疑惑的妙语。绝针锥:像针和锥一样锐利,能刺穿一切。⑤切莫生欣厌:不要轻易产生厌烦的情绪。⑥觌面:当面。⑦眼似眉:形容眼睛像眉毛一样细长、秀美。⑧裴晋公:字晋公,唐代政治家,以清正廉洁著称;后因避讳改晋公为晋卿。⑨裴令公: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注释】 禾山:在今浙江余姚南。云岩:即慧理和尚,唐代高僧。 【赏析】 《偈颂十五首》是晚唐诗人贯休所作的一组诗,共十五首。这组诗的每句诗都以“一”字开头。贯休(832-913)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唐末五代时出家为僧,后住于苏州虎丘寺。贯休的诗作多讥刺权贵,其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此诗写禅林中的清规戒律以及禅者超脱世外、与世无争的高逸生活。 其一 “一住禾山又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