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昙华
诗句解读: 1. “九九九” - 这可能指数字9,也可能是某种特定的象征或术语。在佛教中,这个数字有时用来表示特定的修行阶段或目标。 2. “释迦老子不知有” - “释迦”指的是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老子”则是道家的始祖。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两位伟大导师的超越,他们的存在似乎与自己无关,强调了超然物外的境界。 3. “翻转面皮” - 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转变或变化的状态
这首诗是一幅名为“宣教三境图”的画作的题咏。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境界,充满了哲学意味和禅意。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 太清之云,镜中之尘。 ``` 注释: - 太清:即太清境,指高远、纯净、清静的境界。 - 云:比喻心境,如云一般轻盈、飘渺。 - 镜中之尘:比喻心灵中的杂质、尘埃。 译文: 在最清纯的境界中,如同镜子中的尘埃一般,心灵保持洁净无瑕。 ``` 从无住本,廓应如春。
诗句释义和赏析: 1. 老汉从来无禅,一味心中含毒。 - 注释: "老汉"通常指的是年长的男性或者老者。在这里,他自称“老汉”,表明他可能是一位自认为修行有成的高人或智者。"无禅"表示他没有禅宗的修习或理解。"心中含毒"则可能指的是内心的矛盾、冲突或者不纯的动机。 - 赏析: 这个句子反映了说话人对于某种修行状态的内心反思,可能表达了他对禅宗的理解或个人修行经历中的困惑。 2. 此毒时复现前
【注】偈颂六十首,是禅宗中一种以佛语为题材的诗体。其特点是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佛教教义,内容多为禅理、公案等。 1. 大丈夫,须猛烈。打破从前伎俩,直下斩钉截铁。 译文: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勇猛果敢,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直截了当地做出决断。 注释:勇猛,果敢。伎俩,手段,方法。直下,直接而下。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 2. 拈却佛祖机,拔却系驴橛。岂不见睦州为人太亲切,拶得云门脚折。 译文
偈颂六十首 其五 【注释】簸箕有唇,米跳不出,天下衲僧赤𩨘𩪸。更须拨转上头关,十方世界黑似漆。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宗诗,通过描写簸箕和米粒的比喻,表达了禅宗对世间事物的超越和超脱。 1. 诗句解读: - “簸箕有唇,米跳不出”:簸箕(一种用来收集谷物的工具)有唇,但米粒却不能跳出簸箕。 - 关键词:簸箕、唇 - 含义:这里用簸箕来象征人的心灵
【注释】 千溪:指许多小溪。 万壑:指无数山间沟壑。 无位真人:道教中修炼成仙的仙人。乾屎橛:道家炼丹时的一种药,用干屎和木炭烧制而成。 金刚宝剑:佛教语,指能斩妖邪的法宝。破牢关:破除一切难关,指成仙。 历日:指历书。最:最好。 百尺竿头:形容高。子细看:仔细观察。 瞎却眼:使眼睛失明。哑却口:使嘴巴失声。无孔铁锤:没有孔的锤子。成队走:排着队前进。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道家神仙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偈颂,主要讲述了禅宗修行中的道理。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黄檗老婆(黄檗禅师的妻子),大愚饶舌(大智慧的人不轻易多说)。 2. 佛法无多子(佛法不是有很多子嗣的宗教)。 3. 正眼瞎驴灭(真正有洞察力的人如同瞎了眼睛的驴一样无法看见真理)。 4. 妙严突出拄杖(妙严突出显示其拄杖的特点)。 5. 三人证龟成鳖(三个人通过验证乌龟变成鳖的情况来证明自己的悟性)。 6. 拄杖子
少室岩前路不遥,毫芒才拟便迢迢。 西湖湖上晚来看,小艇轻风落画桡。 - 注释: 1. 少室岩(Sǎo Shì Yán):一座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的著名山峰。 2. 毫芒:比喻细小而明亮。 3.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4. 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处著名景点。 5. 湖上:在湖面上。 6. 看:观赏。 7. 小艇:小船。 8. 轻风:微风。 9. 落画桡:划着桨,随风飘荡。 - 译文:
【注】大彻:彻底,完全。投机:投合时机。廓顶门:佛经谓人有头顶正中为天门,两旁为地门,中间为命门,通体是身,此指佛门。相从:相互陪伴。钵袋:梵语“钵”的音译,即“钵”,佛教徒用来盛食物或供施主施舍的器具;“袋”的音译,指布袋,佛教僧尼用以装衣物等物的布囊。末后着:佛教用语,指最后所传教法的真谛。省觐:探望父母亲。垛根:堆土成山,喻高傲自满。 译文: 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 佛门中修行
注释: - 偈颂(jiésòng):佛教语,指佛寺中和尚念诵经咒时所唱的赞词或颂文。 - 偈:梵语“偈陀”的译音,意为韵律整齐、节奏和谐的诗句。 - 颂:梵语“颂陀”的译音,意为赞美。 - 六十首:即《大智度论》中的六百偈,是佛陀为弟子们讲解佛法而作的经文。 - 面壁:禅宗修行者坐禅打坐时面对墙壁的姿势。 - 东土:指中国,佛教认为东方净土是阿弥陀佛成道的地点,也是信徒修行的地方。 - 只履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