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懋
【译文】 有唐三百年,贤相六七作。 伟哉陆宣公,忠烈宏烜赫。 奏书数百篇,千载焕丹雘。 郁郁王佐才,渊渊洙泗学。 溥施经济功,历吐匡君略。 惜哉生不辰,乃致身遭阨。 温其玉无瑕,粹然金有烁。 我观唐室中,国步实再愕。 颇于艰难际,获睹二三策。 君心变安危,臣志惟謇谔。 忠良世无几,谀佞日累百。 究竟谁为功,忽弃遗草泽。 但馀青史中,英论辉简册。 高风凛如在,开卷知吾获。 长歌思古人,泫然清泪落。
读史四首 其三 武氏毒天下,馀殃及三思。 谁欤补天手,取日夹以飞。 阳刚黯微照,雌蜺弄阴机。 元功竟菹醢,楚酷岂胜悲。 这首诗的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中国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学造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王安石的诗作多涉及政治、哲学和历史等方面,其中《读史四首》是其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与批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名为《铭》。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伊昔古圣皇,性中有天理。 (在远古)曾经有一位伟大的皇帝,他的本性中充满了自然的道理。 2. 勋业德如天,孝悌而已矣。 (他的功绩和德行就像天一样伟大,仅仅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足够了。) 3. 禹汤及周孔,大道同一轨。 (夏禹和商汤以及周朝的周公孔子,他们的治国之道是一致的。) 4. 天机干元化,乾健无息止
【注释】 读史四首:作者自号读史老人,此诗是其读《汉书》的心得,共四首。 东都:洛阳。党锢:指东汉时以太学生为首的一些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起:出现。汉祚:汉朝国运。亦哀:也令人悲哀。 老瞒(司马懿的字):指晋文帝司马炎。惮(dàn)名:害怕名声。大业:指曹丕称帝后所建立的魏国。归:依附。 纣(zhǒu):商王的名字。西伯:周文王的谥号。终北面:最终向北面臣服。戎衣:指周武王。始戎衣
秦隋国命促,再传已非君。 储皇值根本,簸弄由他人。 伤哉谗佞口,得间父子亲。 向使二君在,汉唐尚称臣。 如何望思台,泫然泪沾巾。 江充族竟灭,沉冤果何伸。 秦王亟承统,喋血至禁门。 获罪不少贷,元功宁足论。 注释: 秦隋国命促:指秦始皇和隋炀帝的寿命都很短,国祚短暂。 再传已非君:再传,指后代皇帝。非君,意为失去了君主的地位。 储皇值根本,簸弄由他人:储皇,指太子或皇子。值根本
【诗句解析】 - 今辰忽有往,我怀不可极:今晨忽然有种远行的冲动,我的思绪却难以排遣。 - 静观天地化,万物各有适:静静地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万物都有其适应的环境。 - 丈夫生世间,而乃心役役:男子活在世上,却总是心神不宁、焦虑不安。 - 江湖饶风波,道路足荆棘:江湖中充满波涛和风波,道路上满是荆棘和障碍。 - 山中有好鸟,水中有游鱼:山上有好鸟儿栖息,水中有鱼儿自由游弋。 - 光景那可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描写了他在秋天游览薛元卿园亭时所见的美景。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小轩风日清":小轩中,风和日丽(天气清朗)。 2. "野色动遥瞩":远眺郊外,风景如画(景色迷人)。 3. "山蝉发古奏":山中的蝉儿发出悠扬的鸣声(仿佛在演奏古代乐曲)。 4. "江水酝春绿":江水滋润着春天的绿色(生机盎然)。 5. "高松敛昼雾":高大的松树笼罩着白昼的雾气(松树挺拔)。
【注释】 读史四首 其二:读史书。 太宗剪隋乱: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平定了北方的“李密之乱”,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 英武如神明:形容唐太宗英明威武,有如神明一般。 惜哉绝世主:可惜啊,这样的皇帝是空前绝后的。 所学竟非成:他学习的东西最终没有成功。 赏忠乐谏争:喜欢奖赏忠诚的人,乐于听取进谏。 廷辱疑臣卿:朝廷上受到侮辱,怀疑自己作为臣子的忠诚。 蕴古未为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感兴诗·其十九》。全诗如下: 仲尼谈六经,万古昭星月。 下视庄老徒,馀光似飞熠。 荀扬虽多岐,惟命非所述。 卓哉王仲淹,希圣犹仿佛。 千秋河水间,忽若邹鲁邑。 颜生乃无言,造化此中毕。 注释: 1. 仲尼:指孔子,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六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和《春秋》。 2. 庄老:指庄子和老子
【注释】 1. 党锢祸:汉朝末年,因为反对宦官专权,被禁锢在家的士人很多。 2. 一网罗群雄:指当时朝廷用尽手段,将许多有才能的人全部收捕。 3. 邦国既殄瘁:国家已经衰败不堪。殄瘁意思是凋敝。 4. 哲人遘其凶:有才能的人遭逢不幸。 5. 泰山日以踣:比喻国家的颓败。比喻国家就像泰山一样倒下了。 6. 拳石难为功:形容国家衰败到了极点。 7. 空言竟无补:即使有高远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