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懋
【注释】 1. 党锢祸:汉朝末年,因为反对宦官专权,被禁锢在家的士人很多。 2. 一网罗群雄:指当时朝廷用尽手段,将许多有才能的人全部收捕。 3. 邦国既殄瘁:国家已经衰败不堪。殄瘁意思是凋敝。 4. 哲人遘其凶:有才能的人遭逢不幸。 5. 泰山日以踣:比喻国家的颓败。比喻国家就像泰山一样倒下了。 6. 拳石难为功:形容国家衰败到了极点。 7. 空言竟无补:即使有高远的言论
【注释】 1. 感兴(jiǎng xīng):指诗歌中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 2. 二十一首:本诗为第十七首,共二十首。 3. 其十七:指本诗。 4. 泰山:指泰山山脉,位于山东省中部。 5. 苍苍:形容山势高峻、雄伟壮丽的样子。 6. 雄镇:指泰山作为一座雄壮的山峰。 7. 屹(yì):耸立,突出。 8. 层云:层层叠叠的云雾。 9. 肤寸:比喻非常微小。 10. 大泽
这首诗通过赞美圣人和儒者,强调了他们的伟大品质。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吾观骊珠莹,神光何湛洁 - "骊珠"指的是骊山的珍珠,这里比喻为圣人的品德。"莹"意为明亮、清澈。这句话表达了对圣人纯洁无瑕的赞美。 2. 置之玉壶中,碧海照寒月 - "玉壶"是古代的一种容器,常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碧海"指广阔的大海,象征着宽广的视野和胸怀。这句诗描绘了圣人的品德如美玉般纯净,如同在碧海中照耀着冷月
这首诗是一首感兴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燕昭王筑金台招揽天下英才的赞美。 燕昭王筑金台,欲致天下士。 燕子国王在修筑一座金色的高台,希望招揽天下有才能的人。 燕齐不共天,一旦雪馀耻。 燕国和齐国都不与天同在,一旦可以洗刷过去的耻辱。 我闻古圣王,修德本诸已。 我听说古代的圣明之王,修身养性都是从自身开始的。 伊皋宾夏商,四岳佐尧治。 伊尹辅佐夏桀商汤,四岳协助尧治理国家。 凤犹览德辉
【注解】 铭一首: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高明乃真儒,固瘁匪嘉士。 高明指学问高深;固瘁指操守坚贞。 圣途虽甚远,涉远必自迩。 圣道虽然遥远,可是从近处开始也能到达。 恭惟百世师,怀哉我夫子。 恭敬地称颂百代的圣人,怀念我的老师孔子。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祭孔时所作的《铭》文,表达了对孔子的崇敬之情。诗中通过赞美孔子的高深学问和高尚操行,表现了诗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同时
感兴二十一首 其十一 羿后窃灵药,奔飞明月中。 独居琼台上,与月同始终。 吾知太阴魄,固无楼与宫。 狡妇实不死,遁迹将为容。 长怜孟氏子,侧身事梁鸿。 白骨可速朽,懿德垂无穷。 注释 1. 羿后:指嫦娥,传说她偷了后羿的不死药并飞向月亮。 2. 灵药:长生不老之药。 3. 奔飞:迅速飞行。 4. 琼台:仙山名,常在诗中象征神仙居住之地。 5. 太阴魄:月亮的象征,也指月亮本身。 6.
以下是对《感兴二十一首 其五》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伊尹放太甲:“伊尹”是指商朝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曾经放逐了商王太甲。这可能象征着某种政治上的清洗或变革。 - 圣人用其权:“圣人”在这里指的是具有高度智慧和道德的人。这里强调的是,真正的领导者应该运用其权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 周公戮管蔡:“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这首诗的原文是: 秦帝扫六合,汉武开边疆。 雷霆肃号令,日月昭辉光。 搏桑海日出,驾石驱桥梁。 徐市去不返,溟海浩茫茫。 嵩高仰天游,山呼动地哀。 汉史岂足纪,诬言有荒唐。 蓬莱何时到,白骨归山冈。 惜哉英雄主,弱弄非刚强。 下面是这首诗的解释: 1. 秦帝扫六合,汉武开边疆。 2. 雷霆肃号令,日月昭辉光。 3. 搏桑海日出,驾石驱桥梁。 4. 徐市去不返,溟海浩茫茫。 5. 嵩高仰天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目为《咏怀古迹》。全诗共五十六句,每四句一组,每组的第一句是诗句,后面的三句是译文。以下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感兴二十一首 其十四 荀卿语性恶,秦皇遂焚书。 荀卿(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秦始皇因此下令焚烧书籍。 李斯悍而愎,竟不逃严诛。 李斯性情暴躁又固执,最终没有逃脱严厉的惩处。 寒瓜熟坑土,机阱坑群儒。 指秦始皇将许多儒生投入寒冷的坑中,就像寒瓜一样。
这首诗是《感兴诗》中的第21首,其主要内容是描述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太极一动一静,阴阳互为根基。 元机的浩荡不息,变化无穷无尽。 遮蔽了我和其他万物,父乾母坤相生相克。 圣贤既已具备德性,道义何需再尊奉。 我不是草木一类,怎能不究尽万物之源? 轩辕和昊天久未出现,战国多战乱荒芜。 世道也已经衰败,浇薄之风侵蚀了淳厚的德行。 怀念唐尧虞舜之治,人民和睦地遵循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