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驺虞神后出,佳气蔼山隅。 - "驺虞"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吉祥和尊贵。 - "神后出"表示这种神兽如同神的后裔一样出现。 - "佳气蔼山隅"形容这种神兽出现时,周围的空气中都弥漫着吉祥的气息。 2. 瑞世千年出,从风百兽趋。 - "瑞世"指美好的时代或世界。 - "千年出"暗示这种神兽每隔千年才会出现一次。 -
闻大军渡淮 挟策南游已十年,梦魂几度拜幽燕。 王师近报清淮甸,羽檄今当到海壖。 妖气苍茫空独恨,生民憔悴竟谁怜。 庙堂早定匡时策,我亦归耕栗里田。 译文: 听闻大军已经渡过了淮河, 我挟持着兵法书册南下已经十年, 梦中多次拜见北方的辽地和燕京。 朝廷的军队最近有消息说已经在清淮地区, 现在的命令要传达给海边的军营。 面对那苍茫的瘴气我独自感到遗憾, 百姓们疲惫不堪生活艰难令人同情。
【注释】 官舍人稀夜雨初,疏灯相对竟何如。乾坤迢递干戈满,烟火萧条里社虚。报国每惭孙武策,匡时空草贾生书。手持汉节归何日,北望神京万里馀。 官舍:官署。人稀:人迹稀少。疏灯:微弱的灯光。乾(qián)坤:天地。迢递:遥远。里社:乡里聚会的祭祀活动。孙武:春秋时著名军事家孙膑的字,此处泛指有谋略的人。匡阳:地名,在今河南禹县西南。汉节:汉代朝廷颁发的符节。贾生:西汉文帝时大臣贾谊,曾上书陈政事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前四句写剑池、沧海的沧桑巨变;“何人”三句写故国无人祭奠;“夜深”二句写自己只能洒泪空含万古之哀情。 【答案】 宝剑沉沙世已倾, 千年波浪未能平。 空余故垒邻沧岛, 那复雄兵出郡城。 淮上何人祠许远, 海中无客葬田横。 夜深有气干牛斗, 洒泪空含万古情
【注释】: 山居幽趣断前诗句成 买得青山好,林居事事清。 晓窗分竹色,夜枕落泉声。 露滴琴书润,云随几杖生。 未能脱簪笏,猿鸟莫忘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山林中生活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买得青山好”,表明了诗人对山的追求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他通过购买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青山,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满足。 第二句“林居事事清”
【注释】 1. 风木轩:指作者的书房。 2. 庭际瞻(zhān)嘉树:庭院中看到茂盛的大树。庭际,庭院中;瞻,看。嘉树,美好的树木。 3. 萧萧:风吹动的声音。 4. 霜风:冷风。 5. 惨:悲伤、凄凉。 6. 三釜(fǔ):古代量器,一釜等于三斗。这里借指家产。 7. 无时:随时随地。 8. 空阶:空旷的台阶,指诗人自己。 9. 摇落:落叶纷飞。 10. 相对泪纵横:相互对视流泪,泪水纵横。
【注释】 过湖口县:经过湖口县。 澄江东去急,南桨入湖深。 林密藏秋雨,山高倒夕阴。 丽谯临小县,佛阁出遥岑。 当得风涛便,无由得赏心。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行至湖口县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澄江东去急”,写江流之迅疾。“南桨入湖深”,写船行之迅速。“林密藏秋雨”,写林木茂密处隐伏着秋雨。“山高倒夕阴”,写山势之高而夕阳被遮蔽,暗含人生道路之艰难。“丽谯临小县”,“丽谯”为古时城上报晓的楼名
【注释】 (1)龙江:指黄河。别意:离别之意。二首:这里是指杜甫的另一首诗。其二:这是第二首,共三首。 (2)都门:京城的大门。道:路。 (3)旗亭酒一樽:指送别的酒席上只摆了一杯美酒。旗亭:酒店名。唐代长安城内的酒馆很多,其中以旗亭为最著名。唐宋时,许多诗人常在旗亭饮酒赋诗。樽:盛酒器。 (4)芳草:指路边的草,春末夏初开黄色花朵的草本植物。合:聚集,聚合在一起。 (5)落花:即落花
挂鼓石 奇峰名挂鼓,今古竟相传。 树密清阴合,烟消翠影圆。 斑斓惊踞虎,骞举类飞鸢。 月夜闻鼍吼,犹疑馀韵喧。 译文: 在陡峭的山峰上,有一个名为“挂鼓”的地方,它的名字来源于山上的一个岩石形状像鼓。这个山峰自古以来就有,人们一代代地传颂着它的美丽。 山上树木茂密,形成了一片清凉的森林,阳光透过密集的树叶洒下,照亮了整个山谷。当烟雾消散,清澈的影子显现出来,就像是一个完美的圆形画框
幽居:隐士的居所。 触石:触到石头,意指山间小径。 通泉:流水。 鹤眠春院:春天的院子里有仙鹤休息。 猿去:猿猴离去。 时有采芝客:时常有采药的人。 商歌振碧虚:商人的歌声在空旷的地方回荡。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中隐士生活的诗。首句“幽人爱岑寂”,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次句“林下筑幽居”,描绘了山中幽居的环境。第三句“触石云生谷”,描述了山中溪流的景象。第四句“通泉溜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