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伦
玉泉亭 停勒西来寺,临池坐石梯。 锦鲜翻碧藻,玉液漱苍溪。 竹坞犬时吠,桑巅鸡午啼。 南山瞻宝叔,塔顶与天齐。 译文: 玉泉亭 驻足在西来寺前,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 碧绿的水中,锦鱼游弋;清澈的水里,玉液流淌。 竹林里的狗不时地叫唤着,桑树顶上的鸡鸣叫着。 远处的南山上,我仰望着宝叔的塔顶。 赏析: 《玉泉亭》是一首描绘亭子风光的诗。首句“停勒西来寺”,诗人驻足在西来寺前
吴芝山复欲迁居次韵 近来幽兴熟,步屧好频行。 醉合移春影,歌拚转漏声。 故啼莺自在,曾惜犬相迎。 不省仍迁次,追寻似不情。 注释: 最近我的心情变得十分愉快,经常喜欢悠闲地散步。 喝得微醉后,我常常在月光下徘徊,享受着夜晚的美好时光。 歌声与琴音相互融合,仿佛将时间推移,让人沉醉其中。 曾经那只熟悉的黄鹂鸟,现在依然自由自在地歌唱。 我曾经担心过失去它,但现在却不再在意了
【注释】 东园:即《东园寄赠崔郎中》:“东园有茅屋,前朝列谏臣”,是作者友人崔曙的住所。 幽清生夏凉:幽静清凉,令人心旷神怡。 日除梧竹影:日光穿过梧桐、竹子的树荫投下斑驳的影子。 风幔芰荷香:风吹拂着荷花飘来阵阵清香。 止渴:指消暑解渴。 扶衰简旧方:指用古人留下的方子来调理身体。 鸣蝉在高树:树上的蝉鸣叫。 溽暑顿相忘:连闷热的夏天也忘却了。 【赏析】
寄间同州仲宇 明朝周伦诗作赏析 1. 犹记春明路 - 描述春天道路景象 - 表达对故乡记忆情感寄托 2. 殷勤祖席开 - 展现热情招待宾客情景 - 祖席象征家族聚会和欢庆 3. 风烟一分手 - 形容分别时景象 - 风烟象征离别之情 4. 云树几登台 - 描绘登高望远景色 - 云树象征思绪飘渺与思念 5. 尽道秦城牧,难淹汉署材 - 强调地方官员能力与才华 - 比喻地方官员治理才能 6.
【注释】 送张司训爵擢同州学正:送张司训,指张司训升任同州(今陕西大荔)学正的官职。爵,古时以爵位称呼官衔或封邑,这里指张司训的爵位。擢,提升。 冯翊:古地名,即今陕西东部一带。旧广文:旧有的地方官学。 吴船带海月:指吴船载着月光驶过海上。吴船,泛指南方的水乡船只。 栈路入秦云:形容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栈道,古代在高山上修建的栈道;秦云,指秦国的云彩。 时雨关河净:时雨,及时雨。关河
【注释】 见说:据闻。少华晴:少华山,在长安东北,是秦岭北麓的一座山峰。 墅开:别墅周围。原野润:雨后原野滋润如画。 渭水龙光动:指渭水波光粼粼,犹如龙鳞闪耀。 斗气横:形容天空中云层翻滚,如战鼓擂动。 桓典:指西晋时期的名臣桓温,曾为荆州刺史,镇守襄阳,威震一时。 骢马长鸣:比喻忠诚的骏马长嘶不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东希宋所居山房环境的赞美。首联先总写山房景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述了吴太守重返叙州的情景。 首句“太守遥乘万里舟”描绘了吴太守远行归来的壮观景象。这里,“遥乘万里舟”不仅表现了距离之远,还传达了一种对故乡的深情。 第二句“分符仍向古梁州”则具体说明了吴太守回到的地方——古梁州。这里,“分符”指的是分封土地,“梁州”是唐朝的一个州名,这里代指吴太守所治理的土地。 第三句“野棠春到涪溪暖”,描述了春天的到来,野棠花开在涪溪边
注释: - 少年三百独超群,话别都门风正薰。 - 少年三百(指年轻的才子们)独自超越其他人,在离别时都门(京城大门)的风是清新的。 - 行到长江天接水,度逾高岭栈连云。 - 行走到了长江,江面与天空相接,越过了高山,山路连接着云层。 - 杏花稚子偕时彦,桃叶宜人荷圣君。 - 年轻的孩子们和有才华的人一起,像春天的杏花一样美丽,就像桃花一样适宜于君主。 - 对雨忽成灯下别,携家急上再论文。 -
【注释】 晴日:天气晴朗的日子。春山:春天的山。迥翠屏:远望山峰如翠色的屏帏。倚楼吟望:凭楼远眺。不胜情:情意深长。含香花蕾:花朵初开,含苞欲放。封犹坼:指花蕾尚未完全开放,还带有一点未开之态。破绿霜蹄止复行:指梅花枝上的嫩叶刚刚被霜打过,就又恢复了生机。午塔影圆潭树碧:在中午时分,太阳照射下,塔影映在清澈的潭水中,水色显得更加碧绿。昼灯光动雨花明:指白天阳光照射下的潭水
西园 在城西买了一片地,用来建造自己的园林。日复一日地游赏它,并不嫌多。 石磴临丹井,云崖网碧萝。 石制的长阶通向红色的井口,云中的悬崖上挂着绿色的藤萝。 草亭孤屿际,潭水下岩阿。 草屋的亭子坐落在孤岛的边缘,潭水深藏在山岩之间。 客至还觞咏,那知鬓发皤。 有客人来访时,我还会吟诵诗歌,但谁又能想到我的白发已经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