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宝
【注释】 江南:今指长江以南地区。风物:景物。凄凄:凄凉冷落。平芜:平展的草原。落日低:夕阳西下,天边渐暗。逐肉未妨鹰眼疾:猎取野禽时不必害怕鹰眼锐利。采香剩遣蝶魂迷:采摘花果,让蝴蝶迷失方向。古苔留碧前朝寺:前朝寺庙的青苔依旧碧绿。衰柳争黄十里堤:堤上杨柳已凋零,黄色与枯黄相杂。渌波(gōng bō)相送地:清波荡漾在江中。旧青溪:指从前的青溪。 【译文】 江南一带景物渐渐凄凉冷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 “残阳欲逐万鸦沈”:“残阳”指的是落日在天边的景象,“万鸦”则形容乌鸦很多,形成了一片黑色的海洋。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无数乌鸦飞向远方的景象。 - “偶作闲云返故岑”:“偶作闲云”形容云朵偶尔变成白云,“返故岑”则是说回到了原来的山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某个时刻,偶然看到云朵变成了白色的白云,然后回到了山头的景象。 -
【注】纕蘅:一种植物,这里指诗人的书房。戴季陶:清末民初的政治家,曾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闱中三色笔:指考试用的不同颜色的铅笔或钢笔。五色笔:指不同颜色的毛笔。玉尺:指尺子,这里比喻度量衡。沧流:大河名,即长江。优昙:梵语yanthang音译,意为极乐世界,佛教语。 【赏析】 此诗首联写物,颔联写事,颈联写情,尾联抒发感慨。全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 首联“故都文物馀乔木,南渡江山又夕阴”二句是说
横海归来赋小园,当年种竹渐侵垣。 一庭秋菊自佳色,万里沧波馀梦痕。 花市偶过隆福寺,书摊愁问海王村。 携樽闲话同光事,一醉能令寒谷暄。 注释: 1. 横海归来赋小园:回到家乡后,在小院里赋诗。横海归来,意指从海外归来。 2. 当年种竹渐侵垣:回想起去年春天,在院子里种竹子,现在已经逐渐蔓延到了围墙上。 3. 一庭秋菊自佳色:整个小院的菊花盛开,颜色鲜艳美丽。 4. 万里沧波馀梦痕
紫塞风高百卉腓,鹿场难认旧时围。 嘶冰胡马萧萧渡,冲雪王孙缓缓归。 伏莽自随边吹起,飘蓬还作阵云飞。 松山不改青袍色,感逝解无泪满衣。 【注释】 1. 紫塞:指边塞地区。腓(féi):枯萎,凋敝。 2. 嘶冰:形容冰雪消融的声音,胡马:指北方民族的马匹。萧萧:形容风声、马鸣等声音。 3. 冲雪:形容雪花在风中飞舞的样子。王孙:贵族子弟。缓缓:缓慢。 4. 伏莽:草丛或树木丛生的地方。 5.
次韵答土屋竹雨见怀(庚午-辛未) 殊方妙契密苔岑,山馆诗盟不厌寻。 秋雨忽催归计疾,海云遂共别愁深。 酒消失喜怀人句,膏灺增悽念远心。 氛祲冥冥寒未了,清游回梦只沾襟。 注释: 1. 殊方:不同的地方,特指自己所在地。 2. 妙契:深刻的理解或契合。 3. 密苔岑:密布的苔藓覆盖的山峰。 4. 诗盟:诗意中的盟约或约定。 5. 秋雨:秋季的雨。 6. 归计:回家的计划或打算。 7. 海云
我们将逐句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通过读来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1) “荒径迷离庾信园”“酒馀藉坐自知暄”两句写景。诗人漫步在荒凉的小路,迷失了方向,眼前是庾信的园林,于是借酒消愁,倚坐在石凳上,任凭晚风吹拂自己,感受着春天的温馨。 (2) “春池入梦犹生意,霜野成游只烧痕。”这两句是说:春天的池塘进入梦境还充满生机,而秋天的野外却只剩下燃烧的痕迹。诗人以池塘和秋野为比喻
注释: - 金台夕照苍:金台,指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泛指金碧辉煌的宫殿。夕照苍,指夕阳下的景色苍凉。 - 青青千里尽经霜:青青,形容草木茂盛。千里,形容距离遥远。经霜,经过霜冻。 - 上山非复蘼芜路:上山,指登上高处。非复,不再。蘼芜路,蘼芜是一种草,这里借指旧时的路。 - 过阙空残薜荔墙:过,经过。阙,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空残,指被风吹散或破坏的样子。薜荔墙,薜荔是一种植物,这里借指城墙。 -
【注释】 泽达吉:人名,字泽达吉;博士,即博学之士。 频岁:连年,多年。沧洲:泛指水边平地。接履綦(qí):踩着草编的鞋。一编:一本。靖献:唐肃宗李亨封肃宗为“上皇”,肃宗称上皇为“太上皇”。靖献是肃宗的谥号。襟期: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灵兰:指《易经·离》卦中的九二、六二爻辞,其中“不种而获,利君子贞”两句,意为贤德的人不劳而获,利在君子守正道。阐:阐明,阐述。遥年秘:远年的深奥的道理。芳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