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宝
这首诗描写了林间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下面是逐句释义: - 林间(戊午-己未)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所在的地方是一个林地,可能是一个山丘或者公园等自然景观。 - 楼西千万树,盛夏绿阴交(楼台西边,千万棵树,夏天绿荫交织) 这句诗描述了楼台周围的树木,夏天时绿荫交织,形成了一种美丽的风景。这里的“楼西”可能指的是一座建筑物或者一座山峰,而“千万棵树”则形象地表达了林地的茂盛
【注释】: 八月四日(戊午-己未)风急雁初至,云昏龙未驯。为谁殊死战,哀尔太平人。 沧海孤槎远,青镫短鬓新。欲成极东望,万里尽烟尘。 译文: 八月四日(戊午-己未) 狂风骤起时大雁刚刚到达,乌云笼罩天空使龙不能飞翔。为什么你们要为了国家而殊死战斗呢?可怜那些安居乐业的太平人啊! 沧海孤舟远离家乡,夜行的人点燃着灯笼。白发渐增鬓角新绿,我渴望登上东边的海岸。万里之外都是战火纷飞的景象。 赏析:
祸患迫近时,百姓才贱卖。 机会深藏不露,兵器更锋利。 战尘弥漫覆盖大地,厄运遍及飞潜。 蕉叶被雨打成团,腥膻的臭味在野外未尽。 百年来崇尚学术,所得只是沽名钓誉
【注释】: 1. 新秋(戊午-己未):指秋天的开始。 2. 落日万山暝:夕阳西下,群山昏暗。 3. 凉风一叶秋:清凉的秋风,一阵落叶飘零。 4. 阴阳纷代谢:自然界的万物在不断地新陈代谢,阴阳变化不停。 5. 湖海此淹留:我在这湖泊和大海之间徘徊停留,无所适从。 6. 庄舄仍当病:庄舄比喻屈原,他仍然会生病,感叹自己的身世遭遇。 7. 张衡岂免愁:张衡比喻贾谊,他怎能不忧愁。 8. 惟馀诗笔健
【注释】 ①“故国”句:指长安旧地。余,留有残余。乔木,高大的树木。②“春城”句:春城即长安,落花,即落花时节。③“倾都”句:倾都,形容人声鼎沸。秉烛,点燃蜡烛,秉,举。④云坛,指皇帝所居的朝堂(或称云台、云陛)。逝景,流逝的景象。⑤粉堞:城墙上的白色短墙。⑥鸣笳,吹奏笳管乐器的声音。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在送客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故国馀乔木,春城又落花”
秋阴(戊午-己未) 隐几秋声动,开帘雾气侵。 轩凉新墨渍,树重远钟沈。 迢递登楼眼,苍茫念远心。 得非战斗苦,天地为萧森。 注释: 1. 秋阴:秋天的阴霾。 2. 隐几:坐在桌边。几:小桌子。 3. 动:声音惊动。 4. 开帘:打开窗帘。 5. 轩凉:轩窗中的凉爽。 6. 渍:沾污。 7. 树:指树木。 8. 沉:低沉、压抑。 9. 迢递:遥远。 10. 登楼眼:登上高楼眺望远方的眼神。 11
【注释】 “戊午-己未”:指公元76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至769年(唐肃宗乾元元年)。 “旧梦”:指唐朝。 “兼天”:高入云霄。 “浮生”:人生。 “民恶上”:人民厌恶君主。 “厉怜王”:怜悯被迫害的君主。 “龙战”:指安史之乱。 “禅馀”:指唐肃宗从灵武回长安,在长安称帝。 【赏析】 《全唐诗》收于卷五百七十三,为《全唐诗》所录入的最后一组诗,共四首
《夏夜》 月黑星河动,林昏雨气凝。 乾坤百战过,岁月一阴增。 戍远犹闻角,村虚偶见镫。 奋飞无健羽,愁思日相仍。 注释: 月黑星河动:指夜晚天空中星星闪烁,银河清晰可见。 林昏雨气凝:树木在雨雾中显得朦胧,空气中弥漫着雨水的气息。 乾坤百战过:天地间经历了无数战争与变迁。 岁月一阴增: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许多。 戍远犹闻角:在远方听到戍楼(古代的一种军事建筑)传来的号角声。
清宵常苦寂,此夜雨声遒。 注释:清静的夜晚常常让人感到寂寞,但今夜的雨声却很有力度。 镫静凉生簟,帘疏雾入楼。 注释:灯光昏暗,清凉的气息使竹席变得凉爽,而薄雾弥漫使得窗帘也显得朦胧。 町畦几处决,松柏万山秋。 注释:田间的泥土已经干裂,松树和柏树在秋天显得格外苍劲。 明日寻幽涧,平添百道流。 注释:明天我将去寻找那幽深的山谷,那里有无数条溪流潺潺流淌
注释: 西蕃(戊午-己未):唐代在西南边陲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 南粤闻投甲,西蕃报举烽:南方的广东听说放下武器投降了,西部的吐蕃也点燃烽火报警。 攻心巴蜀阻,摇足准回从:想要攻破巴蜀的险阻,需要先动摇吐蕃的决心。 国讨终难废,军储孰与供:国家讨伐最终难以废除,军队储备谁来解决呢? 忧来不能寐,危砌乱鸣蛩:忧愁袭来我无法入睡,墙头蟋蟀乱叫让人心烦。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