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嗣隆
夏初临,陪徐方虎先生集于冒青若深翠山房,时有校书绮云在座。 【注释】:夏初,夏天的开始。 【赏析】:本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中聚会的图画,诗人和朋友徐方虎先生在山房里聚集,绮云也在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麦气含风,槐阴酿雨,园林乍暖还凉。 【注释】:麦气含风,指麦田里的风,带着麦子的香气;槐阴酿雨,形容槐树下的树木为人们遮挡了风雨。 【赏析】:此句描绘了夏日的景色,麦田里的风带着麦子的香气
秋光好,粔籹买秋城。 楼角红拖飘绣缎,檐牙锦簇飐纱灯。 夜色漾空明。 注释: 1. 秋光好:形容秋天的景色美好。 2. 粔籹(xīn)买秋城:用精美的食品来装饰秋天的城。 3. 楼角红拖飘绣缎:描述建筑物的楼角被红色覆盖,仿佛是飘动的绣缎。 4. 檐牙锦簇飐(zhǎn)纱灯:描述建筑的檐角装饰着锦绣,闪烁着灯光。 5. 夜色漾空明:夜晚的月光照耀下,天空显得格外明亮。 赏析:
注释: 春烟无力穿帘幕,花朵盈盈随意落:春天的烟雾轻飘飘地穿过帘子,花儿轻轻地飘落。 倚遍阑干不了愁,晚来更觉春衫薄:我靠着栏杆久久不能入睡,晚上醒来更加感到春天的衣服轻薄。 赏析: 《春闺》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诗人情感的诗。首句“春烟无力穿帘幕”,描绘了春天的烟雾轻轻飘过窗帘的情景,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第二句“花朵盈盈随意落”,则进一步描绘了花朵轻盈飘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注释】秋光:秋日景色。天:天空,指大地。碧鳞鳞:形容秋天的天空湛蓝,像鱼鳞那样晶莹闪烁。竹枝:古代一种诗歌形式。书个个:用竹枝词来写。个个:指每行每个字。风回雁字写人人:风回雁字,指大雁南飞的阵势。人字:指雁阵排列的形状像“人”字形(雁阵成“人”字形飞行时,从空中看就像人的侧面轮廓)。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
``` 绮寮绀宇,正繁花才吐,春风骀荡。 屈指三年成一梦,往事何曾得忘。 橘里商山,槐中南郡,丘壑生遐想。烹葵酾酒,潘郎意气豪爽。今日树隔江东,云迷渭北,只是添惆怅。 况复黄门膺帝召,又去玉楼天上。腹转车轮,口衔石阙,泪眼花相向。人琴亡矣,海棠依旧无恙。 注释 - “绮寮绀宇”:华丽的住所和建筑,形容其装饰华丽、精美。 - “正繁花才吐”:花朵刚刚开放。 - “春风骀荡”:春风温柔而和煦
诗词原文 莺啼序:庚申暮春,水绘觞泛,用彭羡门先生闺情韵 老矣英雄,眠食外、寄情花鸟。 忆亭畔、蔓壑枝峰,开遍嫣红春杪。 咫尺吾庐成懒慢,蒙头被步忘昏晓。 问埋忧何许,除是酒多愁少。 鞋袜东城,樽罍北苑,春服裁吴缟。 面长空、放眼看云,心胸郁积都扫。 对繁花、红紫犹垂,眺新篁青葱未了。 笑平生、梦断山阴,此闲如到。 春波更绿,随意松舟桧楫,穿回溪曲沼。 惊彻底澄鲜,镜影奁光,照人欢笑。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水调歌头·陪徐方虎先生水绘庵泛舟》。 首先我们来解读诗句的含义。 1. 云影分初夏,莺语接残春。 - "云影分" 表示云朵映照出的影子,暗示天空中的景色。 - "初夏" 是指夏季刚刚开始的时候。 - "莺语" 指的是黄鹂鸟的鸣叫声,春天时最常见。 - "残春" 则指春天结束的时候,春天即将过去。 接下来是译文: 水调歌头·陪伴徐方虎先生在水绘庵泛舟
【译文】 绿抹青山的楼阁映入水中,红透的酒旗随风飘扬。送眼望去只见一片空蒙的景象,几缕斜阳快要落山了。 一阵一阵的花香和树影在飘荡。 【赏析】 《如梦令·红桥晚眺》是一首写景词,描写了作者在晚春的红桥上远眺景色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惜别的惆怅。全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富有诗情画意
多丽 郊望 踏晴沙,特来领略春华。 最清疏、迤南城阙,何曾伐鼓鸣笳。 对寥泬、疑云疑雨,向缥缈、非雾非花。 双眼瞢腾,一身潇洒,东风帽影任攲斜。 町畦外、声传空谷,莺院接蜂衙。 耽幽处、冲瀜杳霭,且住为佳。 漫支颐、峰头树尾,轻红衬出朝霞。 闪金碧、丛丛佛寺,面水竹、个个人家。 腊味须沽,春衣堪典,酒旗风飐有些些。 荒涂畔、金鱼石马,芳草不能遮。 空留下,千年胜算,万古长嗟。 注释: 1.
【注】 《惜馀春慢》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立夏日同徐方虎先生等饮于匿峰庐,有怀冒辟疆兄;下片写酒中见闻与遐思。 立夏: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的开始。 细麦垂花,圆荷吐叶,无计留春得住。半湾流水,一片孤城,步入夏云深处。 细米下垂着花穗,大圆荷叶初展开,可惜无法留住春天。 半弯小河,一隅孤独的城墙,步入夏天的云层深处。 却喜酒坐琴言,帘影浮空,斜阳暗度。暮烟生、鬓影衣香缥缈,非花非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