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嗣隆
水调歌头 题范汝受小像 如画须眉好,画里更逢君。 翩翩浊世游戏,龙马见精神。 双眼乐游原上,一梦大槐宫畔,赢得此闲身。 文心兼赋手,无处着丹青。 拂鸟衣,对绿树,眺青云。 笑他张俭无计,白首叹飘零。 万一鲲鹏变化,忽地麒麟图写,轩冕易山林。 出处谁为是,试问卷中人。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八年(西元一〇八五年)六月十五日作的一首题画诗。范汝受的小画像,用“如画须眉”来形容,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杨柳飞花,看青春深矣,三月初三。 译文:春天的柳枝上落满了飞舞的花絮,看着这满眼的青春美景,时间已经来到了三月初三。 注释:飞花:指柳絮随风飘舞的景象。 暖风摇漾吹面,也觉微酣。 译文:温暖的春风轻轻吹拂着脸庞,使人感到微醺。 注释:摇漾:风吹拂的样子。也觉:感觉。微酣:微醺。 兰亭何处,过西湖、多少晴岚。 译文:在哪个地方能找到像兰亭那样的地方?穿过西湖,有多少美丽的山色。 注释:兰亭
八节长欢 癸酉元日早朝 凤历初开,兽尊方设,月是春王。 霜浓旗影重,风软漏声长。 六飞亲出举禋祀,遵法驾、鹓跱鸾翔。 祝罢慈宁万寿,天子垂裳。 银青金紫成行。 效虎拜、珠帘掩映龙光。 扇影拂炉香。 稽颡至、又看百国梯航。 金茎赐,命侍从、玉碗擎将。 遥相望、前星少海,青宫更祝元良。 这首诗描绘了癸酉年(公元1343年)的正月初一早晨,皇帝在皇宫中举行祭祀仪式,祈求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注释: 1. 两同心:比喻两个人心意相通,感情深厚。 2. 咏琉璃灯:以琉璃灯为题,写诗赞美它。 3. 望去疑空:看着它,感觉好像在空中一样。 4. 看来有色:实际上却有颜色。 5. 荧荧地、玉镜常悬:形容灯光闪烁,像玉镜一样明亮。 6. 泱泱处:形容水波荡漾的地方。 7. 冰壶不隔:像冰壶一样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8. 火树银花:形容灯火辉煌,如同树上的火焰和地上的银色花朵。 9. 宝光相射
生查子·春愁 注释 - 生查子:词牌名,一种古典诗歌体裁。 - 春愁:春天的忧愁或思念之情。 - 不知:无法知晓或理解。 - 脉脉:形容眼神柔和、含情脉脉。 - 草草:匆忙、不仔细的样子。 - 共花:与花朵相伴。 - 总是:经常发生或出现。 - 添愁处:增加忧愁的地方。 - 翻:改变方向。 - 眉间:眉毛中间。 - 随:随着。 - 原是:本来。 译文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心头满是愁绪。
【注释】 夏初临:夏季开始。本意:本来的意思。 麦飏轻花:指夏日的风轻轻吹过,麦田里的花随风飘落。 荷浮细叶:荷花在水面上漂浮着细小的叶片。 酿雨含晴:形容夏日的气候多变,有时是雨,有时是晴。 游丝:指柳枝上的飞絮随风飘散。 傍湘帘、又过楼西:沿着湘江边的栏杆,又走过楼的西边。 海棠开后,金梭烟重,玉剪风低:海棠花开过后,烟雾重重,风也变得柔和了。 久和笋绿,渐觉梅黄:经过长时间的等待
【注释】 雪狮儿:指雪中狮子。 腊八日:古代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 大儒:这里指作者的儿子。 但糜自可:只要有粥吃就很满足。 太邱实录:太邱,即陈寔(sì),字长文,东汉人,曾任太丘长,后被诬陷而自杀。后人因此称颂他的正直。 白玉为堂:以白玉为堂室。 风味原非粱肉:原指饮食清淡,不是奢侈的粱肉。后多指饮食简朴。 清疏不俗:清高而不流于俗气。 石家豆粥:石崇曾向王恺索要金谷口的豆粥
【注释】: 殢人娇·春风春风:春风词。春风,指春天的暖风。 袅袅停停:形容轻柔、柔和的样子。 细细游丝一缕:形容春日的细风轻轻吹过。 是淡荡、微风潜度:意思是春风轻轻地吹过。 穿帘入幕:穿过窗子和帷幕。 又何曾暂住:又怎么会停留。 轻薄:轻浮,不庄重。 乍暖乍寒家数:时而温暖时而寒冷的意思。 雁影斜时:大雁南飞的时候(指秋季) 烟光断处:烟雾缭绕的地方。 摇漾得:摇曳生姿的意思。 短笛:短笛声。
《捣练子·喜秋》是清代诗人许嗣隆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的傍晚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周围环境宁静而美丽。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桐阴湿”:这句话描述了树荫湿润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梧桐树的树荫在秋天显得更加浓密,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触感。 2. “竹声乾”:这里的“竹声乾”可能指的是秋风中的竹叶摩擦声,听起来清脆悦耳。秋天的竹子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
注释:湘江边的帘幕随风轻轻摇曳,杏花的香气随风飘来。 斜阳下,绿色的柳树枝条映衬着落红。 寒凉的袖子让人感到冷,仿佛玉笛的声音在寒冷中响起。 数着归鸿,水面上的影子和山间的烟云层层叠叠。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它通过湘江边的帘幕随风轻轻摇曳、杏花的香气随风飘来等细节,描绘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象。同时,它也通过对绿柳、落红、玉笛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