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去疑空,看来有色。
荧荧地、玉镜常悬,泱泱处、冰壶不隔。
恰掩映、火树银花,宝光相射。
才把兰膏添得。
中边如一。
水晶琢、龙子深宫,玻璃碾、鲛人密室。
有照夜,颗颗明珠,蟾蜍休出。
注释:
- 两同心:比喻两个人心意相通,感情深厚。
- 咏琉璃灯:以琉璃灯为题,写诗赞美它。
- 望去疑空:看着它,感觉好像在空中一样。
- 看来有色:实际上却有颜色。
- 荧荧地、玉镜常悬:形容灯光闪烁,像玉镜一样明亮。
- 泱泱处:形容水波荡漾的地方。
- 冰壶不隔:像冰壶一样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 火树银花:形容灯火辉煌,如同树上的火焰和地上的银色花朵。
- 宝光相射:光芒四射,相互照映。
- 兰膏:古代一种名贵的香料,用来照明。
- 中边如一:中间与边缘如出一辙,毫无差异。
- 水晶琢、龙子深宫:指琉璃灯的制作材料是水晶,形状像龙子,位于深宫之中。
- 玻璃碾、鲛人密室:指琉璃灯的制作过程是用玻璃作为原料,经过加工而成,类似于鲛人的密室(传说中鲛人居住在深海)。
- 照夜,颗颗明珠,蟾蜍休出:形容琉璃灯能够照亮夜晚,犹如无数颗明珠般璀璨夺目。蟾蜍被比作丑陋的东西,不应该出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琉璃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写,将琉璃灯的特点和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璀璨辉煌的世界之中。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