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涟漪,风吹苹藻。随流去、赪尾游遨,冲岸过、紫鳞照耀。问波臣、来往江,湖其乐多少。
偏有庄生怪诞,驱车中道。汲升斗、不料艰难,对涸辙、真堪绝倒。愿仙翁,吹气盘中,便成灵沼。
【诗句解释】
- 两同心:指夫妻双方心意相合,感情融洽。
- 随流去:顺从江水的自然流向。
- 赪尾游遨:红尾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 冲岸过:冲击河岸。
- 紫鳞照耀:形容鱼儿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 问波臣:向水波臣服的鱼儿请教。
- 湖其乐多少:问水中生活的乐趣有多。
- 庄生怪诞:庄子的思想奇特、离奇。
- 汲升斗:汲取升上来的大斗量之水。
- 涸辙:干涸的泥沼,比喻困境或穷途末路。
- 仙翁:指神仙。
- 吹气盘中:像神仙一样,把气息吹进盘中。
【译文】
太阳照耀着江水荡漾的涟漪,风拂过水面上的苹藻。它们顺着水流漂去,红尾巴在水中自由游弋,冲破河岸,紫鳞片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我问那些顺从江水的鱼儿,它们在江里的生活乐趣有多少?
偏偏有庄子那样思想奇特的人,驾车途中却遇到大难。汲升斗,没想到会遭遇艰难困苦,对干涸的泥沼感到绝望,这真让人难以接受。但愿神仙般的存在,能够吹出气息盘成的水族馆,让水中生物都成为灵异的化身。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江景图,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诗中以“两同心”为开篇,引出了夫妻间的情感纽带与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共融关系。接着,诗人通过“日照涟漪,风吹苹藻”、“随流去、赪尾游遨”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动态美和鱼类的自由状态,以及它们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景象。
诗歌的重点并不在于单纯的赞美自然,而是通过对“庄生怪诞”这一关键词的使用,隐喻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境或不如意之事。例如,“汲升斗、不料艰难”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所经历的种种艰辛。而“对涸辙、真堪绝倒”更是直接指出了人在逆境中的无助和困惑。
诗的最后一句“愿仙翁,吹气盘中,便成灵沼”,则是诗人的美好愿景。它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含了希望生活中能够如诗中所描写般充满和谐与美好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