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本调有一百零三、一百零六、一百零八等不同格式。此词为一百零八字长调。闻石卿述恨:石卿,即李石卿。据《南史·卷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一·良吏》载:“石卿……尝于市上见妇人卖饼,因买以归家。夜梦神人语之曰:‘君欲求富贵,何所不惜?但当常念女人肉,切不可忘。’遂至贫。”又据《太平御览》引作“石卿尝于市中见妇人卖饼,因买以归。后夜梦神曰:‘君欲求富贵,何所不惜?但当常念妇人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所作的《齐天乐·庚申武陵立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绿蘋两岸晴光转,关心乍闻绵羽。 绿苹(一种水草)长在两岸的水面上,随着阳光的转动,水面显得格外清新。 关心乍闻绵羽:听到春天的消息,心中充满关切。 树掩蛮旗,草迎塞马,冷落满城箫鼓。 树荫遮掩着少数民族的旗帜,草原迎接着塞北的战马。城中的喧闹声被这景象所取代,显得冷清了许多。 寒梅未吐。 梅花还未开放
译文 春天来时天气并不好,已经有几次风雨。 柳树的形态像是丝一样柔弱,烧焦的痕迹还黑着,还没准备去游赏。 美好的节日只有三天,对着烛光摇曳的红色影子摇摇晃晃,缸花细碎地吐露芳香。 遥想我的家园,隔年灯下的小儿女。 当时我们曾经走过旧时的小路,听那十番大小曲调,拍遍南部。 乡村的美酒带着柔情,邻家姑娘索要一笑,这些都是我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楚国南部的风土人情。 但月黑风高军城中的乌鸦在树上盘旋。
东风两度年头尾。 新春旧春如替。 雪点湘苹(míng),烟开湖柳,又见梅山到此。 蛮妆绾髻(zuān jiàn wǎn jué)。 待踏月场开,芦笙旋起。 铜鼓声中,青红儿女且欢喜。 赏析: 这首词为作者在贵州贵阳立春日所作,描写了春天的到来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东风两度年头尾”,描述了春风的吹拂,将春天的气息带入了人们的心中。这里的“东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这首诗是寄给魏青城宪副的七十岁生日贺诗。诗人以“齐天乐”为题,表达了对魏宪副的敬仰之情。 首先看第一句,“傍城烟火环城水,依然旧家乔木”。这里的“环城水”,指的是城市的四周环绕着河流,而“旧家乔木”则是指曾经居住过的树木。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变迁,但那些曾经熟悉的景致依旧存在。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看第二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词的赏析。 上片“午棋敲破寻春梦,窗外杏花开了”,点明时间是“花朝”。午棋,指中午下围棋。敲破了春天的美梦,说明作者心情沉重。窗外杏花开了,暗示着春光已逝。“宿酒还酲,新词初就,又报探芳人到”三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图。宿酒未消,但诗人已经醒来,并且写下了新词,又有人来访。探芳人,即探春之人,也是指游春的人。 下片“正影堕香飘,燕昏莺晓”,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注释】 兀:孤独的样子。 匆:匆忙。 客:客人,此处指作者自己。 一雁西风:一叶孤舟。 双鱼远道:书信遥远。 奈:无奈。 极目天涯:极目远望。 故乡云树:故乡的山野树木。 雪花又兼冻雨:又下起雪花来,还夹着冷雨。 丁冬:钟声,形容声音低沉连续不断。 断续:断断续续。 衙鼓:官府的鼓乐。 短烛:点燃不久的蜡烛。 寒衾孤枕:寒冷的被子和枕头。 牢愁莫诉:深深地忧愁,无法诉说。 斋馆:书斋、官舍。
绣床昼永杨花卷,金炉暗消香篆。 燕影低帘,莺声绕树,睡起绿窗人懒。 沉沉深院。 乍困倚熏笼,戏拈斑管。 半响凝思,素绡闲向晚风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绣床上慵懒地度过午后时光的女子。画面中,杨花随风飘舞,金炉中的香料袅袅升起。女子的身影隐约可见,她的窗帘低垂,仿佛被燕子的影子遮挡。窗外,黄莺在树上婉转歌唱,而女子则从梦中醒来,显得有些无精打采。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慵懒的感觉。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赵汝腾的《齐天乐·午日怀家大人游闽》。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乡园又是端阳宴,琴尊正游天际。 【注释】:家乡的庄园又举办了端午节的宴会,我正在弹奏古琴,畅饮美酒,仿佛已经飞向了云端。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家乡端午节的愉快场景,琴与杯象征着文雅的饮酒方式,而“游天际”则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心态。 2. 艾虎悬丝,桃人对酒,风味他乡同否。
【赏析】: 此词是作者在建阳道中时所作。上片写立夏时节,暮潮退尽,兰桡荡漾,啼鹃声中,春意盎然。下片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江南水乡风光图,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全词意境优美,情感真切,富有生活气息,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注释】: 1.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齐天乐慢”、“秋蕊香令”等。 2. 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开始。 3. 兰桡(r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