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城烟火环城水,依然旧家乔木。
眷列东西,巷分南北,中有涉园幽筑。
花边补屋。
正结构初成,幅巾归沐。
七十平头,官情到此合知足。
传来双鬓犹绿。
市朝回首处,都是棋局。
近社僧来,署门客去,谁奏鹤南飞曲。
翠娥持烛。
待自琢新词,谱将丝竹。
散入春风,早梅香扑扑。
这首诗是寄给魏青城宪副的七十岁生日贺诗。诗人以“齐天乐”为题,表达了对魏宪副的敬仰之情。
首先看第一句,“傍城烟火环城水,依然旧家乔木”。这里的“环城水”,指的是城市的四周环绕着河流,而“旧家乔木”则是指曾经居住过的树木。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变迁,但那些曾经熟悉的景致依旧存在。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看第二句,“眷列东西,巷分南北,中有涉园幽筑。”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魏宪副的生活环境。“眷列东西”指的是宅第的东厢和西厢;“巷分南北”则是指宅第周围的南北方向的道路。在这里,诗人不仅描述了宅第的位置,还通过这些方位的描述,展现了魏宪副生活的布局和规划。而“涉园幽筑”则指代了宅院内的园林和建筑。这句诗通过对魏宪副生活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品味。
再看第三句,“花边补屋。正结构初成,幅巾归沐”。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魏宪副的生活状态。“花边补屋”意味着他正在修补房屋,可能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宾客;“正结构初成”则表明他的居所已经基本建成,只剩下一些小细节需要完善。而“幅巾归沐”则描绘了他在家中洗头的场景。这里既有对细节的描绘,也有对生活场景的再现。
第四句,“七十平头,官情到此合知足”。这句话则是对魏宪副的赞美。“七十平头”可能指的是他的年龄已经到了七十岁,但在官场上却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官情到此合知足”则表示他对官场生涯已经感到满足。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魏宪副的敬意,也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看第五句,“传来双鬓犹绿。市朝回首处,都是棋局”。这句话则是对诗人自己的反思。“传来双鬓犹绿”意味着他的双鬓虽然已经斑白,但精神矍铄;“市朝回首处,都是棋局”则表明他在生活中充满了智慧和策略。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第六句,“近社僧来,署门客去,谁奏鹤南飞曲。”这句话则是对魏宪副身边人物的描绘。“近社僧来”意味着有一位僧人来到了他的身边;“署门客去”则表明有客人离开了他的住所;“谁奏鹤南飞曲”则是一种比喻,可能是指有人在为他演奏一曲优美的曲子。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魏宪副身边的人物,也表达了对他生活中的美好时刻的赞美。
最后看第七句,“翠娥持烛。待自琢新词,谱将丝竹。”这句诗则是对魏宪副未来生活的期待。“翠娥持烛”意味着有一个美丽的女子手持蜡烛;“待自琢新词,谱将丝竹”则表示她将会创作出新的诗词,用乐器来伴奏。这句诗既描绘了魏宪副身边的美好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他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魏宪副生活环境、生活细节和人生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的态度。同时,通过对魏宪副身边人物的描绘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传达了对友谊、爱情和事业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