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齐天乐·真州见杏花盛开》 江南何处无烟雨,先生者回归未。 淮浦帆收,扬州梦破,堕入红云队里。 乌篷摇曳。 早朴树湾头,一旗酒贳。 卅里夭桃,愁春未醒尚浓睡。 江湖载酒无端,笑梅花开过,犹自留滞。 今日重三,明朝百五,又见老乌衔纸。 树犹如此。 销燕燕莺莺,几番身世。 卖到楼前,晓妆人定起。 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包括今天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 烟雨
齐天乐 单蔼臣司马梦回图用榖人祭酒韵 尽销一枕游仙意,绳床木榻堪扫。栩栩回初,惺惺断后,只有灵光孤照。绿天遮了。任雨覆云翻,不将公恼。影事前尘,黑甜乡里最幽悄。人间世事都幻,付渔笛沧浪,睡起成笑。石鼎茶香,瓦铛饭熟,误却浮生多少。醒来也好。奈白日黄鸡,一齐催晓。我亦扬州,十年留剩稿。 注释: 1. 尽销一枕游仙意:把所有的梦想都化为虚无。 2. 绳床木榻堪扫:简陋的床和书桌可以用来打扫。 3.
齐天乐·咏秋灯 窥窗碧飐天如水,依稀暗愁来处。静堕双花,凉分半豆,听到隔帘疏雨。宵长更苦。尽煎透兰心,悄谙谯鼓。旅枕醒初,瘦魂摇醉向谁诉。 春筵珠翠散尽,剩枯龛伴影,霜鬓千缕。黯黯沈沈,悽悽悄悄,销得黄昏几度。荆台梦阻。便剪恨成灰,总牵残绪。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 赏析: 这首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窥窗碧飐天如水」写的是秋夜之景,「窥窗」一词写出了主人公孤寂的心情,「碧飐」一词写出了秋夜之深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番风过尽春如梦,纷纷坠红谁管。 - 春天已经过去,就像一场梦境,是谁在管理这些飘落的红花呢? 絮逐云飞,尘随马起,时霎轻寒轻暖。 - 像柳絮随风飞舞,尘土随着马蹄扬起,时而感到轻微的寒冷和温暖。 经行未懒。 - 我行走的时候并没有感到疲倦。 正如血斜阳,凤城西畔。 - 就像夕阳下的鲜血一样,凤城(指杭州)的西面。 隔叶黄莺
【解析】 此词为重游水绘园有感之作。上片“园丁不认曾游客”,写旧日游人,今成过客。“嗔人绕廊寻玩”是说游园的人在园内徘徊流连,惹得园丁生气。“红板桥倾,绿杨楼闭”写园内景物依旧,但已不再有人游玩。“看棋柯烂”是说昔日的棋局已成废墟,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下片写今日之景。“风前又成浩叹”是说如今又站在这水绘园中叹息。“说此间萝屋,有人羁绊”是说这座小楼曾经有过主人,而主人却已不在人间了。“恨极卖珠
【赏析】 此词作于端午节后,上阕写阴雨和云之景,下阕抒情怀。全篇皆用「片玉」韵,是作者与友人同调之作。 起首二句点明时令。「红榴泪黦苏苏雨」即谓端午节那天,天降大雨,榴花沾湿,泪滴如珠,雨打残荷,滴滴嗒嗒,雨声似泣。「正因此时重五」则说明自己独处孤城,愁思萦绕,无法排遣。屈原投江殉难,人们感伤不已,所以端午节又称诗人节。 第三句以「怨」字领起,说屈原忠君爱国的至诚感动了天地鬼神
【解析】 “凭谁细砑吴绫滑,贞松皴来苍窅”的意思是:请谁来将吴绫细细地砑得光滑?那贞松的皱纹就像苍茫无际的天际。“贞松”即“松柏”,“皴来苍窅”是说它长满了苔藓,苍茫无际,这里用来形容姜西溟母夫人的仪容端庄、气质高雅;“鬣可拿云,涛偏沸雨,只伴疏梅衣缟。”的意思是:她的发髻可真能托起天空,波涛汹涌,只有梅花相伴。“鬣”指发髻;“拿云”形容发髻高耸;“疏梅衣缟”是说梅花稀疏而洁白
这首诗是一首咏蝉词,通过描写蝉的生活环境以及它发出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慨和思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 - 高柯一碧无情极,谁递晚来秋信。 - 注释:“高柯”指的是树梢,“一碧”形容天空的颜色像碧玉一样清澈,“无情极”表示蝉在树上鸣叫,没有情感。 - 赏析:这句描绘了蝉所处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第二句: - 雁塞琵琶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一首送别词。全诗如下: 笛声楼上飘来细,又了一年梅事。 有客花前,作装缚裤,遥羡五陵佳气。 昭王养士。 筑百尺金台,凭空飞起。 今日游燕,问谁买骏有如此。 彭城有人并舸,叹萧条徐沛,沙淘浪洗。 长短亭边,浅深杯送,一样故人千里。 清明上巳。 算总是来朝,住为佳耳。 欲浣离愁,倩半江春水。 译文: 楼台上传来悠扬的笛声,又是一年梅花盛开的时候。 有人在花前作装束
【注释】 骥沙:地名,在今安徽寿县东北。纪梦:写梦境。 坐来冷店思量遍:坐在冷清的旅店里,反复想了许多事情。 灯影青荧:指灯光昏暗不明。 被痕红皱:指枕席上的红色痕迹,表示睡过的痕迹。 回肠千缕:形容愁绪萦绕心间,难以断绝。 那人还未憔悴:那个人还没有显得憔悴。松儿犹合数:指妻子依然健在,可以数落。 愔(yīn)愔:燕子安静、安详的样子,这里比喻妻子安静、安详地睡着。 柳花拍打:柳絮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