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细砑吴绫滑,贞松皴来苍窅。
鬣可拿云,涛偏沸雨,只伴疏梅衣缟。
霜零雪袅。
儿著得书成,龙鳞暗老。
十载飘蓬,枝头飞去翠禽小。
乡关悄然回首,小桥新月下,茅屋偏好。
肱被轻分,江鱼远致,长祝岁寒相保。
清愁未了。
再添笔红萱,栏边斜袅。
拟答春晖,此心惭寸草。
【解析】
“凭谁细砑吴绫滑,贞松皴来苍窅”的意思是:请谁来将吴绫细细地砑得光滑?那贞松的皱纹就像苍茫无际的天际。“贞松”即“松柏”,“皴来苍窅”是说它长满了苔藓,苍茫无际,这里用来形容姜西溟母夫人的仪容端庄、气质高雅;“鬣可拿云,涛偏沸雨,只伴疏梅衣缟。”的意思是:她的发髻可真能托起天空,波涛汹涌,只有梅花相伴。“鬣”指发髻;“拿云”形容发髻高耸;“疏梅衣缟”是说梅花稀疏而洁白,这里用来形容姜西溟母夫人的仪容端庄、气质高雅;“霜零雪袅”,意思是雪花纷纷,飘舞着,像袅袅炊烟一样,这里用来形容姜西溟母夫人的仪容端庄、气质高雅;“儿著得书成,龙鳞暗老”,意思是女儿读的书已经读完了,她好像龙老了一般,这是比喻姜西溟母夫人年已老大;“十载飘蓬,枝头飞去翠禽小。”的意思是:漂泊在外十年了,现在又像翠色的鸟儿一样飞回枝头去了。这里用来形容姜西溟母夫人的思念丈夫之心;“乡关悄然回首,小桥新月下,茅屋偏好”。意思是:家乡的小桥在皎洁的月光下更显得幽静美好,我不禁想起了你,想起我们的家,那是一间简陋的茅屋;“肱被轻分,江鱼远致,长祝岁寒相保。”“肱被轻分”的意思是:我的双手轻轻分开衣袖,江上的鱼儿远道而来,我在这里祝福你岁寒不凋。“肱”指衣袖。“被”指衣服。“肱被”即上衣袖下衣襟之意。“江鱼远致”是说江中的鱼送来了远方的礼物;“长祝岁寒相保”是说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岁寒不凋。“清愁未了。再添笔红萱,栏边斜袅。拟答春晖,此心惭寸草。”意思是:我心中的清愁还没有消散,你又给我添上了一枝红色的萱草,让它在栏杆边斜风中摇曳生长。“清愁未了”是说心中还有未消的愁绪;“萱草”是忘忧草的意思;“拟答春晖”是说想要报答春天的恩泽;“此心惭寸草”,意思是说我这颗渺小的心怎么配得上你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作者姜西溟为南宋词人姜夔之孙,此词作于宋亡后。全词通过对一位贤良淑德的妇人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之情。
上片写姜西溟母夫人之贤良淑德,以及她的仪容端庄、气质高雅。开头两句:“凭谁细砑吴绫滑,贞松皴来苍窅。”以“贞松”喻指姜西溟母夫人。接着四句,描绘她的形象:其发髻如云朵般蓬松,其发丝因风而起,似有波澜翻滚之势;其衣襟洁白如雪,其身姿轻盈若仙。
下片抒发对姜西溟母夫人的思念之情,并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之情。首二句:“十载飘蓬,枝头飞去翠禽小。”写自己漂泊在外十载,归家后看到家中的景象:妻子姜西溟母夫人已年事已高。三句至五句写姜西溟母夫人对自己的怀念与牵挂。其中“鬓”字既指发,又暗含妻子。四句:“乡关悄然回首,小桥新月下,茅屋偏好。”写自己思乡情切,独自走在乡间小路上,望着明月下的茅屋,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
末二句:“肱被轻分,江鱼远致,长祝岁寒相保。”写自己向妻子姜西溟母夫人寄予自己的深情厚意,希望她能够保重身体,岁月无忧。其中“肱”字指的是衣袖,“被”字指的是衣服。“肱被”即上衣袖下衣襟之意。
这首词借咏史抒情,通过赞颂姜西溟母夫人的贤良淑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难得的咏史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