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渔火星星处,钟声客航仍度。
微昏帘幕,乍暝帆樯,夹岸多于津树。
船娘吴语。
为蘸水拖烟,脆来如许。
不管人愁,棹歌杳霭掠波去。
如眉月棱半吐,想当年曾斗,馆娃娇妩。
夜市听莺,春衣扑蝶,梦到将圆频误。
鸣珂旧路。
问冶叶倡条,可能如故。
撩乱心情,化茶烟一缕。

【注释】:

齐天乐 枫桥夜泊用湘瑟词枫溪原韵:这首词是辛弃疾写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秋在建阳的一首词。

枫桥: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五里,横跨运河。

渔火:指渔船上的灯火。

湘瑟:一种琴。

枫溪: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

津树:河中的树木。

吴语:指江浙一带方言。

棹歌:船桨声,泛指舟行之声。

馆娃宫: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在太湖之滨所建离宫,为西施歌舞之地。

鸣珂:古代贵重的车饰,这里借代车乘。

冶叶倡条:冶艳女子和轻薄男子,这里借指美女。

撩乱心情:形容心烦意乱。

化茶烟一缕:茶烟袅袅上升,随风飘散。

【赏析】:

本词为作者在浙江任职期间所作,当时他正因被贬而心情烦躁不安,故借《枫桥夜泊》一诗抒发了这种愁绪。

“枫桥渔火星星处,钟声客航仍度。”首句即点出地点和时间——枫桥,点明这是在中秋之夜,诗人夜不能寐,于是借景抒情,以景入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第二句中“客航”二字,则将作者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的距离拉近了,使人产生共鸣感。“微昏帘幕”,点明这是在夜晚。“乍暝帆樯”,点明这是在傍晚。“夹岸多于津树”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个景象,给人以静谧、安宁的感觉。

“船娘吴语。为蘸水拖烟,脆来如许。”此二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一位船娘正在用吴语唱着动听的歌儿,歌声仿佛带着一丝清凉的水气,轻轻地摇曳在夜空中,让人听了心生欢喜。“不管人愁,棹歌杳霭掠波去。”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处异乡,但家乡的美丽景色仍然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

“如眉月棱半吐,想当年曾斗,馆娃娇妩。”此三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他曾在杭州西湖边观赏过一轮明亮的月亮,那时的景象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夜市听莺,春衣扑蝶,梦到将圆频误。”这句诗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每当夜幕降临,他就喜欢到西湖边去聆听莺鸟的歌唱,感受春天的气息;同时,他也喜欢欣赏那些盛开的花朵,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而,这些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而易逝的。因此,他常常因为无法抓住机会而感到遗憾。

“鸣珂旧路。问冶叶倡条,可能如故。”此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故乡,重新面对那个熟悉的环境。同时,他也期待着能再次遇到那些曾经陪伴他成长的朋友和亲人。

化茶烟一缕。”最后一句则是全词的总结。尽管他内心充满了思念之情,但他也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如今,他可以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和挑战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