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陵庙前看到的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 过黄陵庙 黄陵庙前湘水绿,天寒渔郎唱巴曲。沙棠舟上月苍苍,翠蛟白蜃江茫茫。 似闻清愁五十柱,万里鸿飞枫叶暮。神鸦翻舞祠门开,珠裳玉袖沾莓苔。 玄猿昼啼薜萝影,赤鳞夜去芙蓉冷。北渚泪痕斑竹纹,南风哀思苍梧云。 山头古桂秋露碧,山下江流岂终极。荒凉揭车杂杜衡,灵风自吹烟雾旌。 轻帆晚向芳洲泊,聊荐蘋羞奠兰酌。沅有汜兮湘有沱,洞庭水落生层波
诗句:我经悬瓠城,试作悬瓠歌。残灰五百载,悬瓠不复峨。有唐中叶失驭将,退辱进危多诋谤。 译文:经过悬瓠城后,我试着写下关于悬瓠的歌谣。这里残留的灰烬已经存在了五百年,曾经繁华的悬瓠现在已经不再那么显眼。在唐朝的中叶,一个失去驾驭能力的人出现了,他的行为让军队陷入了困境,被许多人诋毁和攻击。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悬瓠城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意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痛苦。通过对历史的回顾
席上赋老松怪柏图 仙人解衣般礡裸,造化惨澹秋毫端。 枝柯千尺入层汉,笙籁万壑鸣惊湍。 堂中日月不可老,壁上雷雨何当乾。 我来醉卧北窗下,梦跨黄鹄天风寒。 【注释】 1. 席上:指宴会上。 2. 解衣:脱去衣服。 3. 般礡(bó):宽大的衣服。 4. 惨澹(cǎn dàn):暗淡无光。 5. 枝柯:树枝和树干。 6. 层汉:高空的云朵。 7. 笙籁(qì lài):乐器名,即笙箫。 8.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莺啼燕语花渐稀,天明海碧涵晴晖。 - 注释: 春天的景色逐渐稀少,因为鸟儿的歌唱和燕子的话语。清晨,大海呈现出碧绿色,阳光照耀下的海面上泛着光芒。 - 译文: 春日里,随着莺啼燕语声渐弱,花儿也逐渐凋零,但天空在黎明时分被阳光染成明亮的蓝色,大海也因阳光的折射而呈现出碧绿色。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观变化(从花开到花落),以及天气的变换(从阴霾到晴朗)
注释 - 绛宫星澹海无波:绛色宫殿的星辉在平静的海上显得格外宁静,没有波澜。 - 九陌犹闻动玉珂:在长安城的九条街道上仍然可以听到马蹄声和玉佩的声音。 - 阊阖微云藏夕漏:长安城西门的阙楼(阊阖),被薄云遮住,仿佛是月亮的漏壶隐藏在云层之中。 - 建章明月挂秋河:建章宫的月光照在秋天的银河之上。 - 此身天地流萍远:形容诗人自己如同飘浮不定的浮萍,身处天地之间。 - 故国关山落木多
诗句原文: 我经悬瓠城,试作悬瓠歌。残灰五百载,悬瓠不复峨。 译文与注释: 经过悬瓠城时,我试着创作一首《悬瓠歌》。这座城池经历了长达五百年的残灰岁月,如今已不复当年巍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悬瓠城的沧桑历史和衰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对比“残灰”和“不复峨”,诗人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城市在战乱和自然灾害中可能遭受的破坏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考生应先理解全诗大意,然后结合注解分析诗句的含义,最后进行赏析。 “黄阁老臣踵夔皋,法冠苍佩陪霓旄”,意思是说:我这位老臣,追随皇帝南巡,身穿法冠,身佩玉佩,陪同皇帝的旌旗,像凤凰一样飞翔在天空之上。 “八龙委蛇卷春水,一鹗抟控明秋毫”,意思是说:八条神龙在湖中盘旋,好像春天的水波一样,一条神雕在秋空中翱翔,好像秋天的阳光一样。 “华勋玉册耀天府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耀卿使云南的依依惜别之情。 飘飖使节出金闺:使节,即使者;金闺,即皇宫,此处指皇帝的宫廷。这句话的意思是使者们从皇宫中出来,踏上了远行的道路。郭隗台前暂解携:郭隗台,古代的一座高台,传说是由战国时期的鬼谷子(郭隗)所建,后成为燕昭王招揽贤才之所在。这句意为使者们在郭隗台前暂时告别。 天入五溪无雁到,地经三峡有猿啼:五溪,指长江上游的沅江、酉江、巫水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贺裴都事朝(早晨去朝贺)回。 海上琼楼接五城,人间歌吹近蓬瀛。 海上:指蓬莱山;琼楼:神话中指神仙的宫殿;接五城:指蓬莱山与五座名山相接;人间歌吹:指民间歌声和吹奏乐器的声音;近蓬瀛:接近蓬莱山。 云移豹尾旌旗暖,日射螭头剑戟明。 云移:指云彩移动;豹尾旌旗:指古代军队的旗帜;暖:温暖;日射:太阳照;螭头:龙的头部,这里指宝剑;剑戟:古代兵器;明:明亮。 拜舞尽随仙仗入
驰道尘香逐玉珂,彤楼花暗弄云和。 驰道:指皇宫中的御道。 彤楼:红色的楼阁,指皇帝的寝宫。 光风:即“和风”,温和的风。 瀛洲草:传说中的仙草,生长在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之间,为神仙所用。此处泛指花草。 太液波:指皇家池塘,即太液池。 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幕受寒多。 月榭:有月亮的楼阁名,这里泛指楼阁。 曙早:早晨初晴的时候。 水亭:临水的亭子。 帘幕:帷幔。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