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解衣般礡裸,造化惨澹秋毫端。
枝柯千尺入层汉,笙籁万壑鸣惊湍。
堂中日月不可老,壁上雷雨何当乾。
我来醉卧北窗下,梦跨黄鹄天风寒。
席上赋老松怪柏图
仙人解衣般礡裸,造化惨澹秋毫端。
枝柯千尺入层汉,笙籁万壑鸣惊湍。
堂中日月不可老,壁上雷雨何当乾。
我来醉卧北窗下,梦跨黄鹄天风寒。
【注释】
- 席上:指宴会上。
- 解衣:脱去衣服。
- 般礡(bó):宽大的衣服。
- 惨澹(cǎn dàn):暗淡无光。
- 枝柯:树枝和树干。
- 层汉:高空的云朵。
- 笙籁(qì lài):乐器名,即笙箫。
- 惊湍(qiāng tuān):水声激越。
- 堂中:指宴会场所。
- 日月:比喻人的精神和年华。
- 壁:墙壁。
- 雷雨:形容风雨交加,气势磅礴。
- 黄鹄(h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鸟。
- 北窗:北方的窗户。
- 风:指天气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首句“仙人解衣般礡裸”,用仙人脱去衣服的形象来比喻大自然的壮观景象。这种描述既形象又生动,使得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勾画出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
第二句“造化惨澹秋毫端”,则是说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连最细微的地方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力量与人类的情感进行了对比,使得诗句更加深刻。
第三句“枝柯千尺入层汉,笙籁万壑鸣惊湍”,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树木高大挺拔的姿态和声音洪亮的特点。这里的“层汉”和“惊湍”分别代表了天空中的云层和地面上的水流,共同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壮丽画面。
第四句“堂中日月不可老,壁上雷雨何当乾”,以太阳和月亮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壁上雷雨”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这里的“乾”字,既可以理解为干燥,也可以理解为旺盛。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使得诗意更加丰富。
第五句“我来醉卧北窗下,梦跨黄鹄天风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选择在北窗下醉卧,仿佛是在梦中骑上了一只黄鹄,感受着天寒地冻的寒冷。这里的“黄鹄”既是一种生物的象征,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热爱和敬畏。它既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有深刻的哲理性,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