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对诗歌进行具体分析。 ①“纤阿步上遥空,照一色湖天,素轮端正”的意思是:轻盈的云彩在天空中漫步,映照着湖天一色的景色,一轮明月高悬,明亮而端庄。“纤阿”是神话中的仙女,“步”是行走的意思。 ②“露横宵霁,云沉夜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此题考核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注意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双鱼诉尽愁肠”,写诗人在西湖边,看见一对鱼儿游来游去,联想到自己愁肠百结,无法排遣。 “又诔笔赢来”一句,是说诗人用笔墨将心中的哀愁尽情抒发出来。这里“诔笔”就是“悲笔”。 “谢庄新句”,指谢庄的诗句。谢庄的《月赋》中曾提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子。
【注释】 巢居不锁仙心:比喻隐居生活。 弄远影褊褼:弄,指吹笛子,这里泛指奏乐。 绛霄风稳:形容乐曲悠扬、高亢。绛霄,天空的颜色,这里指天,即天上。 素裳缟袂:指女子洁白的衣裙。 澄湖十里:指西湖的湖水。 翠峰千仞:翠,青绿色或深绿色;峰,山峰;仞,古代长度单位,十尺为一仞。 圆吭清响递:圆,圆润。 两两:成双。 瑶笙松吹引:瑶笙,美玉制的乐器;松风,指松林中的风声。 岭畔梅花:山岭旁的梅花。
西湖月 双清楼外花桥,压钿镜空波,剪莼春晚。索郎酒载,莲泥插桨,草堤铺毯。新蟾容易堕,趁断港、渔灯寻曲院。只怪得、未了吟情,楚尾燕樯催散。 昔游恼乱回肠,是挑菜收裙,倚桃遮扇。旧乡凝望,可堪又对,败芦沉雁。秋峦枫似锦,终不比、孤山青一片。况那日、紫曲闲门,谱箫人远。 注释: 1. 双清楼:位于杭州西湖边的一座楼阁。2. 压钿镜:镶嵌着金银的镜子。3. 剪莼:指做莼菜汤。4. 索郎
【译文】 蔷薇架外的轻阴渐渐飘动,风丝荡入砌成云叶。远山特别好看,隔着花送来的月眉清怯。那年今夜里,曾对个梨花香粉颊。娇无语、酒入春心,脉脉意融情浃。 暑微凉浅黄昏,有半坠金钗,小开珠褶。灯前腰柳,帷前酥玉,枕前星睫。无端骑马去,久不见、东墙红杏靥。空记得、泪递珊鞭,笋纤亲捻。 【注释】 蔷薇架外:架上种蔷薇花。蔷薇花又称木香、月季,是常见的观赏植物。 轻阴:淡淡的云影。 荡入风丝
【注释】 ①棹:船桨。②荻笋:一种植物,初春时节抽穗。③縠(hú):水波纹。④双峰:指西面的天竺、灵隐两山。耸翠:高耸入云。⑤渌:绿水。⑥南渡事:指南宋高宗建炎南渡的事。⑦万柳、搓金梅、绽玉:都是形容西湖景色的词语。⑧处士山:在杭州灵隐寺附近。⑨珠殿:指灵隐寺中的法相院。⑩残句:即“老僧已死成新鬼,笑倩顽皮伴酒徒”的诗句,语出苏轼《赤壁赋》,这里用其意。 【译文】 一叶扁舟,乘着春江上轻风
《西湖月夜二首·其二》是北宋散文家曾巩的作品,描绘了西湖在月夜下的美景和宁静。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佛火渔灯渐寂寥:“佛火”指的是佛寺中的灯火,通常在夜间点亮供人瞻仰,而“渔灯”则是指渔民夜晚捕鱼时所使用的灯笼。这里诗人用“佛火”与“渔灯”两个相对独立的景象,形成了一种时间上的对比,从夜晚到黎明,逐渐由热闹转向寂静。 - 推篷起坐已中宵:“推篷”指的是推开船舱的窗户
这首诗描述了西湖月夜的景象,通过描绘湖面上的落月、露珠以及惊起的鸥鸟等细节,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首句“落月鳞鳞水面浮”,描绘了西湖上月亮倒影在湖面的景象,如同无数小舟在水面上漂浮。这里的“落月”指的是夜晚的月亮,象征着寂静和美丽;“鳞鳞”则形容月光洒在湖面上的景象,如同鱼鳞般闪烁。 第二句“露华浓滴桂丛秋”,描述了桂花树上的露珠滴滴落下,营造出一个秋天的氛围
【注释】 (1)湖光冷浸玻璃:形容西湖水色清澈,倒映如水晶。 (2)荡一饷薰风:荡漾一阵微风。 (3)小舟如叶:小舟在水面上飘浮的样子。 (4)藕花十丈:形容荷叶茂密。 (5)云梳雾洗:形容荷花经过雨水的冲刷显得更清新。 (6)壶觞围坐处:指饮酒时的情景。 (7)醁吹波红映颊:“醁”是酒器名。“映颊”指脸庞因酒而红润。 (8)玉臂生凉,不放汗香轻浃:玉臂生凉,指手臂冰凉。不放汗香轻浃
西湖月 · 其二探梅 【注释】: 1. 初弦月: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月亮是新月,称为“初弦月”。 2. 西园:古代皇家园林,位于杭州西湖。 3. 玉儿:这里指梅花,因为梅花洁白如玉,故称。 4. 怅望东昏相:怅望,思念之意。东昏,南朝陈后主的年号,因陈后主荒淫无道,国势衰败而得名。这里泛指南宋皇帝。 5. 解佩、飞入云阶:古时有女子将饰物赠与情人,并解开其佩带,让爱人飞升到天上或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