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火渔灯渐寂寥,推篷起坐已中宵。
夜来极浦滩头急,知入西泠第几桥。

《西湖月夜二首·其二》是北宋散文家曾巩的作品,描绘了西湖在月夜下的美景和宁静。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佛火渔灯渐寂寥:“佛火”指的是佛寺中的灯火,通常在夜间点亮供人瞻仰,而“渔灯”则是指渔民夜晚捕鱼时所使用的灯笼。这里诗人用“佛火”与“渔灯”两个相对独立的景象,形成了一种时间上的对比,从夜晚到黎明,逐渐由热闹转向寂静。
  • 推篷起坐已中宵:“推篷”指的是推开船舱的窗户,以迎接清晨的第一缕曙光。“起坐”意味着从坐着的状态中起身站立,象征着从夜晚的沉睡中觉醒。“中宵”则指深夜时分,诗人已经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开始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 夜来极浦滩头急:“极浦”指的是最远的江边,而“滩头”则是指河流冲击形成的岸边。在这里,“夜来”指的是夜晚来临,“滩头”则是水流冲击形成的岸边。“急”则形容水势湍急,波涛汹涌。
  • 知入西泠第几桥:这里的“西泠”指的是杭州西湖附近的一个地方,而“第几桥”则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字,意味着诗人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座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西湖夜色的喜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之情。

曾巩的《西湖月夜二首·其二》不仅描绘了西湖月夜的美景,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