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曾
诗句输出:白简初分命,黄金已在腰。 译文输出:白绢被初次分配任务,黄金已经佩戴在腰间。 注释:白绢:白色的丝绢,通常用于书写或绘制文稿。初分:初次分配。命:任务。黄金:贵重的金属,这里指佩戴着的饰品。已:表示已经完成或存在。腰:腰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使者接受使命的场景。首句“白简初分命”直接点明了这是一封重要的书信,白绢作为书写材料,暗示了书信的重要性和庄重性
【注释】: 建元寺西院寄李员外纵联句:在建元寺的西院里写给李员外的诗。纵,通“踪”,追随,这里是追随着的意思。 寄隐霜台客:把隐士比作隐居在霜台上的人。 诚知阡陌近:知道小路近。阡陌,田间小路。 无奈别离频:无奈的是离别的次数频繁。 夜色迷双树:夜色中,两棵大树显得模糊不清。 钟声警四邻:钟声敲响,使周围的邻居都惊醒了。 散才徒仰鲍:才能散失,只能仰慕鲍照。 归梦远知秦:归乡的梦想遥远
【注释】 律仪:指佛教戒律。传教诱,诱导他人信仰佛教。僧腊:指和尚的修行年数或资历。树色依禅诵:树木的颜色随着禅诵的节奏而变幻。禅诵:佛门中的诵经念佛声。宝龛:佛祖的宝塔。末劫:末法时代或末世。南朝: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政权。深竹风开合,寒潭月动摇:形容夜晚静谧的景象,竹风和月光都显得格外清晰。 【赏析】 《赠鉴上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以清寂、幽美为基调,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僧人的赞赏之情
诗句解读: 1. 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 继好中司出:指汤中丞(汤和)作为朝廷的使者或官员,从中央派出前往边疆执行任务。 - 天心外国知:表示皇帝(天心,暗指皇帝的心思)对汤和的任务充满信任和期待。 2. 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 尧雨露:指帝王的恩泽,象征汤和的使命是传达皇帝的旨意和恩惠给远方的国家。 - 汉威仪:指汉朝的礼仪制度,汤和此行不仅是传递恩德,还有展示中华文明的一面
诗句释义 1 台衮兼戎律:“台衮”指高级官员,“戎律”则意味着军事法规。这句话意味着王相公是一位既精通政务又懂得军事的高级官员。 2. 勤忧秉化元:勤勉地忧虑国家大事并掌握治国的核心要领。 3. 凤池东掖宠:凤池是古代皇帝的官殿,东掖指的是皇宫中的东宫门。王相公受到皇帝的宠爱。 4. 龙节北方尊:龙节象征尊贵与权威,北方指的是幽州。王相公在这里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和尊敬。 5. 长路山河转
注释: 白草黄云,指的是边塞之上的秋天景象。曾随骠骑出并州,指的是曾经跟随骠骑将军李广征伐边疆。辘轳剑折断,指的是战功赫赫却得不到赏赐。独不侯,指代那些没有被封侯的人。 译文: 边塞之上金秋时节,草木枯黄,云霞惨淡。曾经跟随骠骑将军李广出征边疆。 剑折了,胡须也白了,转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却唯独我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慷慨悲凉的语调
诗句:旧国当分阃,天涯答圣私。 译文: 皇甫曾,字孝常,行十六,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他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大历初曾任宫殿中侍御史,因事被贬舒州司马。后官至阳翟令,与兄冉齐名,时号“二皇甫”。《全唐诗》存诗48首,编为1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的期许。诗中的“旧国”指的是故乡或旧友所在地;“分阃”则是指担任地方长官的职责
【注释】 杜相公: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字子美。 秦官鼎食贵:秦代官位很高,待遇优厚。 尧世土阶卑:尧时民风淳朴,居所简陋。 戟户槐阴满、书窗竹影垂:戟户即门户,戟形如门,用以保护门户。槐阴为树荫,竹叶为帘子垂下的竹枝。 才分午夜漏,遥隔万年枝:午夜时分,漏壶滴答的声音清晰可闻;相隔万里,时间似乎停滞不前。 北阙深恩在,东林远梦知:北阙指宫廷,东林指朝廷。 日斜门掩映,山远树参差:夕阳西下
【注释】 山下泉,水名。在山西晋城。此诗写于作者任山西蒲州(今永济)县令时。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形容清泉流动,仿佛带着山光,倒映在树林的树影子里,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指泉水从石头上流过发出的声音(喧),与自己回忆中的山中宁静的景象(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第二首。全诗以“山居”为描写的中心
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榴花带雪红。 闭阁寂寥常对此,江湖心在数枝中。 注释:淮阳,指徐州,古代的地名,位于江苏省西部。卧理,指安息。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榴花带雪红,意思是徐州冬天的时候,空气清新,石榴花带着雪白的颜色,非常漂亮。闭阁寂寥常对此,江湖心在数枝中,意思是我在书房里,常常看着这些石榴花,心里想着外面的世界,希望有一天能够出去看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