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注释: 霜天晓角 其一 梅花 玉粲冰寒。 月痕侵画栏。 客里安愁无地,为徙倚、到更残。 问花花不言。 嗅香香欲阑。 消得个温存处,山六曲、翠屏间。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描写了梅花在严冬中的傲然挺立和不畏严寒的坚强品格。 上阙开头两句写冬夜的寒冷景象,"玉粲冰寒。",描绘了一幅冰封雪覆的景象,用“玉粲”形容梅枝晶莹剔透,如同美玉一般,而“冰寒”则写出了冬天的寒冷之境。接着
清吟湘碧。 马首春风驿。 闻说西湖梅早,又邀我、能诗客。 书尺知到日。 月随人合璧。 儿拟山庄劝酒,田家酿,尽篘得。 注释: 1. 清吟湘碧 - 形容诗歌清新雅致,如同湖南的碧水一样清澈。 2. 马首春风驿 - 形容诗人骑马经过春天的驿站,感受着春风拂面。 3. 闻说西湖梅早 - 听说西湖的梅花已经早早开放。 4. 又邀我、能诗客 - 再次邀请我这个擅长诗词的人。 5. 书尺知到日 -
霜天晓角·日暮 [宋] 范成大 暮天云阔。 懒泛琴三叠。 恰有梅花相伴,窗儿上、一枝月。 忆别。 恁时节。 吟情谁共说。 敧枕偶成清梦,画角晓、更愁绝。 注释:天色已晚,天空中的云彩很宽广。懒得泛着三弦琴弹奏曲子《阳关三叠》。正好有梅花陪伴着我。我站在窗户边上看着窗外的月亮。想起离别的时候。你那时候是什么时候?我吟诗的情感谁能一起分享呢?我斜靠在枕头上偶尔做了个清梦,听到清晨打更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进行注解,包括注释字词、译文及赏析等,最后给出答案即可。 本题中,“霜天晓角”是词牌名,此词为宋·陈允平所撰,内容是送别友人。 【答案】 注释:①丙寅:宋光宗淳熙七年;②晓角:指词调名;③江行:在江上行走;④纪今:记念今日。⑤春风雪中:春风吹拂着大雪纷飞的天气
霜天晓角·和赵教授韵 新词唱彻。 字字珠玑屑。 更有张颠草圣,何止是、成双绝。 金粟如霏雪。 扫地为芳席。 且令诸公一笑,怕明夜、无此月。 注释: ①“新词”:指新创作的诗词。②“唱彻”:唱尽,这里指反复吟唱。③“张颠”:《世说新语·文学》记载,魏晋时期有个叫张华的文人,他经常头戴高帽,身披长衣,手执麈尾。人们见他风度翩翩,便给他起绰号“张侯”。④“草圣”:指唐代书法家张旭。⑤“金粟”
霜天晓角 其九 再和 注释: 举杯吸月 - 举起酒杯,想要吸取月亮的精华。 一洗烦襟热 - 一洗心中的烦恼和炎热。 想见摩诃池上,星斗转、挂银阙 - 想象在摩诃池边,星星转动着,如同挂在银色的高台上。 金吾传漏铁 - 守卫京城的金吾卫传来了深夜报时的铁砧声。 此时滋味别 - 这时的滋味与以往不同。 阶砌寒蛩声细,携手处、人如雪 - 台阶上的蟋蟀声细细地传来,我们携手的地方,仿佛只有雪花飘落。
霜天晓角 其六 小山幽彻。 遍地堆香雪。 只恐今宵入梦,梦到处、魂孤绝。 八公头已雪。 淮南分半席。 莫道淹留何事,且长啸、对佳月。 注释: - 霜天晓角:是宋代词牌名,此处为词牌名“霜天晓角”的第六首。 - 小山幽彻:形容景色优美,环境清幽。幽彻,深远而清澈。 - 遍地堆香雪:形容地上到处都是飘落的雪花,如同堆积着香气的雪地。 - 只恐今宵入梦,梦到处、魂孤绝:恐怕今夜就会进入梦境
霜天晓角其三 和刘架阁自昭韵 杯中吸月。 桂树飞琼屑。 莫道胡床老子,怕风露、向凄冽。 回首云娥折。 老大成痴绝。 且醉今宵光景,莫容易、向人说。 译文: 酒杯中倒映着明亮的月亮,就像桂树落下的雪花。不要以为我已经老了,害怕风和露水。回首往事,曾经被风吹落的云娥如今已折。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我的心依然痴迷。让我们今夜醉酒,不要轻易地告诉他人这一切。 注释: - 霜天晓角:词牌名
【注释】 戊午: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8年)冬,金兵南侵,高宗仓皇逃往海上避难。十二月,高宗驻跸于安晚园。银烛:即银台灯,一种装饰性的灯具。靓妆:指梅花的花朵。宿:留宿,留住。“借问”二句:借问江南还没有回归吗?今夜梦难拘束。 【赏析】 词人于十二月望夜在安晚园赋梅,咏梅抒怀,以梅花自喻。上片写赏梅所见。首句点出梅花盛开之景。下三句写赏梅观感。花上千枝如烛照人,映出了梅花的姿态美,但看不足
【注释】 己未:宋代绍兴年间的纪年。五月九日:五月初十。老香堂:作者在西湖边的别墅名,位于苏堤之南。监簿,官名。侄:侄子。自昭,作者弟自昭。水调:一种词牌名,即《水龙吟》。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赏析】 这首小词写于作者送侄归乡之时。全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别。起首两句“秋凉佳月。扫尽轻衫热”写初夏天气,点明送侄归乡时已到秋季,天气渐凉,故侄儿要乘风而去。第三句“便欲乘风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