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格
诗句释义: 1. 春衣初试此登临,苍鬓龙钟感旧深。 - 春天刚穿上新衣就来到这里登山,感受到岁月流逝,自己已变得年老体衰。 2. 野寺楼台能胜昔,山人杖履可无今。 - 这座寺庙的景色比往昔更加美丽,山中的隐士现在可能已经不需要使用拐杖了。 3. 松阴清昼迷僧径,山响中宵各梵音。 - 在晴朗的早晨,松林中的阳光让僧人的小路显得分外迷人;深夜时,山上的钟声和梵音交织出宁静的夜晚。 4.
【赏析】 宿芭蕉寺 宿在芭蕉寺,是一首描写诗人夜宿芭蕉寺时所感而作的七绝诗。 首句“大富南来宿沃州”,交代了诗人的大富贵身份以及他的南来之旅,并指出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南方的巴蜀地区。 第二句“空蒙岚气隐高丘”,描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景色:山中雾气笼罩着苍翠的山峰,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空蒙”一词形容云雾缭绕,给人以飘渺之感;“岚气”则指山中的雾气,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幽静的气息。
仲宣楼 王粲归中土,高楼在下方。 登时曾有赋,千载尚留芳。 羁旅三分日,辞华七子行。 英雄已沦没,南望一悲伤。 注释: - 王粲(càn):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曾为建安七子之一,后来客居荆州,被刘表收为军师,后归顺刘备,成为蜀汉的重臣。 - 仲宣楼:即王粲楼,王粲曾在荆州建此楼。 - 登时:当时,指王粲回到中原之时。 - 赋:这里指王粲的诗作。 - 千载:千年,形容其诗作流传久远。 - 羁旅
掇刀石 云长骨已朽,石上剑还留。 可惜提三尺,终然困一州。 巴天虽鼎足,汉业未刀头。 空使青龙气,寻常入斗牛。 注释: 掇刀石(tuó dāo shí): 指古时蜀地的险要之地。 云长(yún cháng):指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 提三尺(tí sān fèn):形容关羽手提的长柄大刀。 终然困一州(zhōng rán kùn yī zhōu):意为关羽最终被困在荆州。 巴天:即巴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画出诗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最后结合诗句的意象、意境分析作答. 1. 这首诗是一首咏温泉之作,全篇紧扣温泉来写,首联点明地点;颔联写骊山温泉的胜景;颈联描绘温泉周围的环境;末联抒发作者的感慨.(或:此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 第一句“咸阙无雕辇”
诗句释义: 1. 负杖出衡门:背着手走出家门。“衡门”指简陋的门户,此处形容诗人的居所简陋而朴素。 2. 登城望绝巘:登上城墙远眺山峰。“绝巘”指极高的山峰。 3. 林疏鸟未繁:“疏”意为稀疏,这里形容树林稀疏,鸟儿尚未繁多。 4. 山寒草犹浅:“寒”和“浅”都形容天气寒冷,草木还未完全生长。 5. 去水有来舟:溪水上有过往的船。“去水”指流水,“来舟”指返回的船只。 6. 故原见新垦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萧瑟秋风散晚凉,谁家清夜捣衣裳。 - 注释:秋风萧瑟,带来了凉爽的夜晚气氛;在宁静的夜晚,是谁家的妇女正在为衣服做准备工作? - 赏析:诗开头通过描写秋季的风和夜晚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凄凉、寂静的气氛。接着通过询问“谁家”引出了对具体人物(可能是女子)的好奇或同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2. 丁丁遥应疏钟响,数数还如落叶忙。 - 注释: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敲击声
【注释】 披香殿:唐时宫女们常在宫中的披香殿内侍候皇帝或皇后。玉露:即玉露,是秋天的露水。凤楼:即凤阙,皇宫中的高楼。钟:报时用的铜铃。 恃恩:倚仗皇帝的恩典。昭阳殿: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寝宫。红绳:古代迷信认为系在龙身上的红色丝带可以避邪。龙,皇帝的象征。误把:错用,把红绳当绳子。戏睡龙:以龙比喻皇帝,意思是说皇帝被自己的宠妃所迷,就像龙被红绳所缠一样。 【赏析】
黄鹤仙人去不归,独留高阁枕渔矶。 路旁多少谈玄客⑩,纵有鹤来谁解飞。
昔时曾勒碑间字⑨,今日还登江上楼。 二十余年如瞬息,伤心城下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