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杖出衡门,登城望绝巘。
林疏鸟未繁,山寒草犹浅。
去水有来舟,故原见新垦。
牧笛谁家村,樵唱春风坂。
忽闻雁度初,因念客行远。
缓步归茅庐,惆怅不能饭。

诗句释义

  1. 负杖出衡门:背着手走出家门。“衡门”指简陋的门户,此处形容诗人的居所简陋而朴素。
  2. 登城望绝巘:登上城墙远眺山峰。“绝巘”指极高的山峰。
  3. 林疏鸟未繁:“疏”意为稀疏,这里形容树林稀疏,鸟儿尚未繁多。
  4. 山寒草犹浅:“寒”和“浅”都形容天气寒冷,草木还未完全生长。
  5. 去水有来舟:溪水上有过往的船。“去水”指流水,“来舟”指返回的船只。
  6. 故原见新垦:原本荒废的土地现在被开垦了。“新垦”指新耕种的土地。
  7. 牧笛谁家村:远处传来牧人吹奏的笛声,那是哪个人家的?这里的“谁”表示疑问。
  8. 樵唱春风坂:山间的樵夫在唱歌,歌声悠扬,如同春天的气息。“春风坂”指山间的道路,春季时风和日丽,歌声也格外悠扬。
  9. 忽闻雁度初:忽然听到大雁飞过的声音。
  10. 因念客行远:因此思念远方的游子。这里的“客行”指远离家乡在外旅行的人。
  11. 缓步归茅庐:缓缓地走回自己的茅草屋。
  12. 惆怅不能饭:心中充满了忧愁,以至于连饭都吃不下。

译文
背起手走出简朴的家门,登上城墙远望那连绵的山峰。树林疏落,鸟儿还不曾聚成群;山中寒气逼人,草还未长满地面。溪水上有来往的船只,故园里可见新开垦的田地。远处传来牧人的笛声,山间樵夫的歌声悠扬。忽然听到大雁飞过的声音,因此思念那些远在他乡的朋友。缓缓地走回自己的茅草屋,心中充满了忧愁,以至于连饭都吃不下。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冬末春初之际,独自外出散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负杖出衡门”,描绘了诗人独自出门的场景,体现了其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接着,诗人登上城墙远眺,展现了一幅高远、清幽的自然景观图,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心境的高远与超脱。

中间部分,诗人详细描述了周围的景物和声音,如“林疏鸟未繁”、“山寒草犹浅”、“去水有来舟”、“故原见新垦”等句,都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季节的特点。这些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也为后面的抒情铺垫了情感基础。

最后两句“缓步归茅庐,惆怅不能饭”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虽然回到了自己简朴的住所,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甚至影响了食欲,无法正常饮食。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和深刻。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方式,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