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浙
注释: 丁亥:农历丁亥年,指唐代天宝十二年。 六月七日夜:即七夕之夜,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草:这里指野草。 南浦王孙:泛指贵族少年。 草:这里指野草。 篝灯:把灯放在草席上当火。 重:重复、多次。 偏:特别。 山中:隐居在山中的道士或隐士。 晤语:见面交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秋夕望月寄内兄》一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七月七夕夜。全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内兄在山中相遇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姚同年在明虚谷的别号卷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感悟。全诗如下: 尘纷不可到,白日悄沈沈。 自尔发灵籁,何曾闻足音。 静探无极蕴,妙契圣人心。 欲问潜虚子,云关一许寻。 注释: - 尘纷:尘土纷扬,比喻事物纷繁复杂。 - 自尔:因此。 - 灵籁:指美妙的音乐,也借指自然界的声音。 - 何曾:何时,哪能。 - 极蕴:最深的内涵。 - 隐者:古代隐居不仕的人。
注释: 公子有奇好,芝溪静卜居。 还从尘外境,细读枕中书。 短屐春山里,长镵秋雨馀。 欲从问真诀,何以愈迂疏。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对孙芝溪的欣赏和赞美。 公子有奇好,芝溪静卜居。 这里的“公子”指的是孙芝溪,他有着非凡的才能和爱好,因此被称为“公子”。而“芝溪”则是指孙芝溪的别号。孙芝溪选择在静谧的环境中居住,可能是为了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还从尘外境,细读枕中书。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塔麓凝灵秀,翁家即寿乡。” - 塔麓凝灵秀:描述了塔麓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色,既美丽又充满了灵气和秀气。 - 翁家即寿乡:表明这里的家族就是长寿的象征。 第二句:“历头新甲子,铁面旧风霜。” - 历头新甲子:意味着时间已经来到了新的一年,也预示着新的开始。 - 铁面旧风霜:形容人坚韧不拔,历经风霜而不屈。 第三句:“彩服春初入,云林乐未央。” - 彩服春初入
【注释】 同马师山:与马师山为友。师山,名士,诗人的朋友。蒲坂别墅:即蒲坂庄别墅,在陕西蒲城县东。戴家水亭:在山西绛县北。“师山”二句:意思是说:你像野性的猿猴一样不驯服,和人们一起游玩。曲桥流水细,古木小亭幽:意思是说:曲折的桥梁下流水潺潺,古老的树木环绕着小巧的亭子,风景幽雅。秃笔:指没有毛的笔头。凭谁借:向谁借用。清诗:清新的诗歌。索我酬:求我写诗。扁舟:小船。闲倚岸:悠闲地倚靠在岸边。
【解析】 此诗写诗人对朱若思先生六十岁生日的祝贺。首二句,点明朱先生仙风道骨、不慕红尘之态。颔联“紫陌红尘外”写其居处清高脱俗;颈联“苍松白石间”写其与大自然为伍之态,尾联“长生诀”,表明其超凡脱俗、超脱尘世的境界。全诗格调高雅,意境优美。 【答案】 (1)蓬莱不可见,仙子亦应闲:蓬莱山是传说中的仙境,不可见到,仙子也应当悠闲自在地度过美好的时光。 (2)紫陌红尘外,苍松白石间:在远离尘嚣的地方
扁舟溯木兰宿西冲僧舍同马师山和顾颐斋韵 坐爱山中静,庭柯永日移。 婆娑游客影,消息野云知。 释子何年往,溪光入画奇。 题诗镵绝壁,应作后游期。 注释:喜欢山中的安静,庭院里树木的影子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改变。婆娑是形容树影摇曳的样子。消息是指通过某些方式得到的信息或消息。释子是指佛教僧人。何年往指过去多久了。溪光是小溪里的光线,入画指的是像绘画一样美丽。镵绝壁指在悬崖上刻字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景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我们来看第一句“我爱乌山下,悠然一草堂。”这里的关键词是“我爱”,表示了作者对乌山下的喜爱之情;“悠然”则描绘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第二句“此峰高不极,开户正相当。”中的“此峰”指的是眼前的山峰,“高不极”形容山峰之高,“开户正相当”则形象地描述了从窗口看出去的景色与山峰相平,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感。第三句“玉柱撑元化,蒙云雨八荒
【注释】 寄吴一蒿别驾:写给吴一蒿的一首诗。一蒿,作者自号一蒿,即其字。别驾,官名,汉制,刺史之佐吏,掌赞理州事。 万事浮云外,萧然一故吾:万事皆如浮云飘逝,我只有故友一蒿而已。 菉葹伤道路,岁月感头颅:菉葹是草名,这里比喻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岁月催人白发,令人感慨时光匆匆。 野性无羁管,沧江足钓徒:我本性自由不羁,像江水一样自在流淌。 朝来公事并,搔首办诗逋:早上有公务缠身,我只好放下手中的笔
【注释】 朝市:指官场。多荣辱,形容仕途中的得失变化。 山林:指隐逸生活。无是非:不受名利的干扰。 莫将:不要。轩冕(xiānmiǎn):古代高官所戴的礼帽。茑萝(niǎolōu):植物名,寄生植物,攀缘在架上,常用以比喻隐者的居处。 事:指世事、世事纷扰。才:才能,才智。 为农:从事农耕之事。愿:愿望,心愿。相依:相互依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好友吴一蒿的,劝勉他不要迷恋功名利禄